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经典力学无论中西都适用,但是微观和宏观高速则不适用,相对论也好,量子力学也罢,都有适用范围。

即使是那些数学公理,质能守恒,时空等定律也仅适用于宇宙大爆炸之后,至于之前的无意义时空中,可能所有的物理法则都不适用

即使道德经里也一样,很多东西如果具象化,也会有适用范围,就好像那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在大部分时候适用,但是在南北极,可能天天都有大风,从来都不会停。

其实这个有可以说是本身,万物并非独存,而是无数的因缘聚合。

就好比种树,需要种子,然后又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环境和温度,这些因素的聚合,才可以长成树。

万物皆是如此,原子组成分子,组成物质。

聚则成,散则灭,故有,名万物之母。

有与无的轮转,则是世间,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的断句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这两者和之前的断句一样,其实一般来说并没有哪个更对哪个更错,因为解经和一般翻译不同,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最贴近作者原思想的解释来,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说,除非老子活过来,否则没人能知道老子在写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而从宗教也就是神化的角度来解释则不同,圣的言量是周的,因明学把思考分为几种,非量,比量,现量。其中非量是哲学思想的由来,非量是源于对比的,对比就是相对的,对比对的才有对的,对比错的才有对的,而这种思维往往又是建立在社会学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脱离人类本身,对比就不存在了,而圣言量是超出凡夫测度的,也就是建立在开悟和解脱之后的经典,所以无论佛教道教,甚至儒教,在一开始并不提倡解释经典,而是认为应该先通读,不停的读背,当达到一定程度,开始逐渐接近圣的境界的时候,那种最贴近灵魂和圣境的言论就会慢慢的理会。

而用言语的解释往往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是随缘法的出现而解读,不同的缘境,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时期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已经不是贴近经文原意了,而是贴近时代的意思。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里要说的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妙,另一个是徼,还有一个字就是观,这个动词,观这个字该怎么理解?

一般来说,观这个字是理解为看的动作,观看观看,那么这里能否理解为观看的观呢?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却并不完全。

说文解字里说:“观,谛视也。”易经里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粗来看都和道德经这里的一样,都是观察的意思。

在佛教有一位菩萨,叫观世音菩萨。

这位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当高,但是少有人知道,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缘于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而在后来,另一位高僧玄奘法师翻译为“观自在菩萨”,在心经开头有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乘佛教天台宗提倡,修行时候应该止观双运,而观,在这里也是观照的意思。

这里具体的解释很难解释,但是有同样一个疑问,观世音,音声应该是听的,为什么用观呢?

有心人应该注意到了,心经里那句话也说到,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一个观,一个照,便是智慧之本,在经典里都是作为隐喻来说,是一种代指,观是以眼观,照如照镜。

而这里观非眼,照非镜,是一种心的体会,各位吧友可以自己体会下,楼主在这里不多说。

而道德经里的观,同样可以如此理解,说的浅显点,也可以说是思考。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来,妙是什么?徼又是什么?

先说妙,妙是什么?楼主说不出来,不仅楼主说不出来,老子来了,佛陀来了,孔子来了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太妙了。

据说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开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第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不仅讲了九十天,九十天也就讲了个概,真正要讲下去,九十年都讲不完,因为太妙了。

那么想要知道到底如何妙,到底什么是妙该咋办?老子说了,常无欲,以观其妙。

为何要常无欲?古人有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前去都江堰,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相当伟大,但是站在景区中,却很难一窥其全,所以有一项服务,可以坐直升机俯瞰都江堰整体,或者登边上的玉垒山,才可以看到都江堰的全貌。

如果大家小时候玩过迷宫,拿着手指走的时候,往往几分钟就能走出来,但是如果去那种实体迷宫,就要走很久了,其实说出来大家也都懂,看着全貌的时候至少知道出入,至少可以参照,而走在迷宫里的时候往往会被迷宫困住,很难找到出路,需要一次一次碰壁。

前段时间去上海,住在南京东路外滩附近,结果到了那,岔路太多,四通八达,转了四五个小时才找到住的酒店,但是在地图上看又好像咫尺之间。

话说回来,为何妙看不尽说不完?只以妙字而概括?一般精通卜算的大多知道,算者不自算,因为往往给自己算命的时候,就会不准,给别人算,往往就奇准。

这其实就是心在其间作怪了,人大多有习性,偏近自己的希望其好,与自己对立的,则希望其坏,这是人的常情,楼主也不例外。

然而在这种希求之间,就产生了固化的思想,往往认为自己掌握的是对的,别人的和自己相悖的就是错的,孟子说,好为人师,人之大患也。楼主现在就是患了这大患,各位莫要学啊。

小时候大家都学过两小儿辩日,又听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说。

虽然道理不难,但无奈人心作祟,有欲常在,这便如同一个圈子,把人圈了进去,又好似牢笼把人困在其中。

最可笑的是,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所在才是外面,熙攘直众人却是牢内,又怎么知道是自己困住了自己呢?

有界限,则妙有方,有方则有尽,有尽又谈何妙?唯有恒无欲,方观其大妙。

就好像苹果和apple一样,无也是,仅仅是名无,而不是有个东西叫无,如果认为实有无,则陷入了障碍。

有,名万物之母,其实万物生于无,大都清楚,那么这个有又是什么呢?

而不可道的道,又是什么呢?这里不说,也没有办法说,因为说的都是变的,那个不变的,则是以心传心。

天地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万物复归于有,而有复归于无。

所以无,名万物之始,就是说万物的开始,本是虚空之处,为其名无,这个无是对其的一个暂时的名。

常可以说是寻常的常,也就是不变的意思,但是和非常的常意思不一样,就更容易有歧义,而恒则意思更稳定一些。

道,可道。非常道。一般解释,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久的道。

这个解法也可以换恒字。而另一种,可以言说的道,不是不是正确的道。

这就是适用性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变化的道理,万事万物,一切有形有像的事物,都在永恒的变幻之中,不会有丝毫的停息,相续间的组成了一时的名。

而名亦变,万物皆然,乃至天地宇宙,也有生灭。

我们大家所理解的道理,往往都是有适用范围的,基本上不存在一种周适于所有情况的理论或道理存在。

万物皆变,唯变不变,就好像之前说的礼,在中国这样,外国就可能完全不同。

如果是后者,那么老子大概也就不会写道德经了,因为反正都是不可言说。

当然这是建立在逻辑上的解经,而实际上经典是圣言量,所谓圣言量就是超出凡人的思维理解的正确的东西。

开头,大家都听过,也都好像能理解,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迷糊,其实这是一种正确的现象,似懂非懂,高深莫测。

这里开头用的恒,恒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版所用,我个人认为比现在通行本的常更贴切,当然也不是说意思不一样,仔细说其实也是一样的意思。

所以很多时候很难直接去思考,不过这里也是做权说。

权说也就是暂解,在某一个方面的解,也可以说是一种可言之道,而非恒之道。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把这个道换一个词,换成道理,就很好理解了。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阅读先秦百家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