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行道,仁与义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因为如果将其混淆,那看起来好像道家就反人类了,这样理解的多了,那估计就走入邪道了,一个无所顾忌的人是很可怕的,如果放纵欲望是逍遥,那是魔,而非道。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这两句在后世也是被看作对立的,实际上这两者并不对立,而是比对不同,孟子说的性本善,是说人和畜生比,还是好很多的,就像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人,你让他脱光衣服去大街上跑步,他也不会干,这就是羞耻心,只有神经病才这么做。

而荀子说的性本恶,指的是人与德行圆满的圣人比,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引导,否则就可能走上不正之路,这和基督教的原罪之说,其实是不一样的。

中庸也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仁其实是一种将心比心的行为,你觉得好,觉得快乐,那么你要给予别人快乐,反之,你自己痛苦,就不要让其他人和你一样痛苦。

有人钻牛角尖,说我喜欢的不一定其他人喜欢,其实这句话描述的是感受,而不是具体的事物,你自己不愿意被人强迫,就不要去强迫别人,这也可以说是这句话的解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儒家所推崇的大同之世,比起道家说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更有人情味,也更贴合于人类的社会。

天地不仁,是因为天地以及自然没有人类社会的结构,所以可以自然的运转,而人类社会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自然就会有自己的东西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一定高于人之道吗?其实未必,都是大道的一部分,应时不同,应缘有异,同出而异名罢了。

我们说好人和坏人,往往都经历过痛苦,但是好人因为经历了痛苦而不愿意其他人和自己一样经历痛苦,所以他愿意帮助你,而坏人经历了痛苦,却想要世界和自己一样经历痛苦满足那种不正确的欲望。

前者是推己及人的慈悲,后者是欲毁去一切的嗔恨。

仁与义常联用,如果说人是将心比心于天下人而无分的大德,那么义就是公正的理。

这里的义有两意,一个是仁义的义,另一个是对朋友讲义气的义,这里说的的前者。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有一句话说:”‘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反倒是老子里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先把道家的这个说了,不然会引起误会。

道德经里还有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这里并不是说以德报怨不好,而是说你以德报怨,那么人家真的领情吗?而且这么做了很有可能会让人没有顾忌不知改错,所以后面说真正正确的做法,需要智慧的帮助。

这其实是超出世理的,这里的德其实有点类似佛家讲的大慈大悲的意思,我们说有些事不能忍,不然就懦弱了,但是道教和佛教却告诉你要忍辱,这个东西和世间法是不一样的,因为惩恶扬善,你忍了,有时候是放纵邪恶。

其实很好笑,很多人看讲道家的小说,觉得有杀戮为乐的意思,或者有逍遥不羁的气质,而道家却告诉你有些东西要忍,而不是让你打回去,要能曲,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家站在出世,也就是体上来看,恶人也好,善人也罢,都不是长久的,都是会玩完的,所以你去报回来的,只是虚妄,是因为执着而生出的分别之心。

总的来说,佛道是站在出世的角度来思考所以在这不多说,话题太大,提一下就可以。

其实出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思想,圣经里耶稣说,我听见有人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我要告诉你们,如果有人打了你左脸,你要伸出右脸给他打。

用俗人的心思来看,这就是愚蠢甚至可以说犯贱,但是当你站到更高的角度就会发现,其实在空性角度来说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没有分辨和处理的智慧,就别这样学,用老子里的话说,你乱做,不仅不对,还会有反效果,没有这种超脱的智慧就老老实实做个俗人,而俗人该怎么办?就要看孔夫子的话了。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孔子这句话,其实是有争议的,前面还好,重点是后面的以直报怨,一般都是解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那么重点在这个直字上,说文解字里说,直,正见也,周易里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也就是说直其实不是直接,也不是说以牙还牙,而应该是以公正为标准,这也是之前说的义。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一个正确的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而法治社会,不应该被私怨影响,而应该交由法院公正的审判,甚至不提倡私刑。

而这里的直也可以这么理解,要知道怨是一种主观感受,本身不带正负,如果提倡以牙还牙,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打个比方,一个人的父亲犯了死罪,被处决了,那么这个人的儿子就应该和处决他父亲的人有怨,那么这个怨是不是该处理?要不要去报仇?

显然他是不应该去报仇的,因为错的不是处决他父亲的人,错的是他父亲本身,而这里的直也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人对你有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依公理为处置,也就是义。

反之,往往见到什么善事都觉得是虚伪的,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太多虚伪的影响,人心是一面镜子,看到别人,反射的是自己。

而仁,其实更具体的形容就是一种无私的对待他人的行为,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开篇就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春秋时期,其实称呼儒家为道教,儒家很多经典都是讲道的,道家则多是说杂家,后来才有道与儒之说而中庸里对君子的要求,就是要慎独,无论有人没人,都要能警醒而有所敬畏。

虚伪的人是做给别人看的,君子则是因为不违背自己内心的坚守。

而刚刚说的“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第一种解法就可以放到这里,大道费,哪里还有纯粹的仁义而没有不仁不义的呢?有了真正的智慧,那些虚伪与俗物又怎么还会嚣张?家庭失去和谐,哪里还有真正的孝慈?国家的混乱,怎么可能只有忠臣而无奸佞?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是此理。

前面说了那么多,但并没有说到仁是什么,仁其实可以先看这个字,二人,人这个字是一瞥一捺,互相支撑而立,还有个字是“个”这个字的篆文是上面竹子头,下面一个固繁体字里这样“箇”担忧不完全一样。其实这是两个字,现在简体的个,很早就有了,后来和箇混用了,这里说个题外话,我们现在很多简体字,大部分都是去找的古字或者书法字,很多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里都有简体字形,只有一小部分简体字是现在自创。

但其实话说回来,人的本性,其实是不定的,佛家说,应之善则善,应之恶则恶,人的心是不停变化的,周围的环境,所学所知,所见所闻这些因缘都在影响一个人性格的成型,而成型以后往往做什么就定了,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

但并不是说不可改变了,善人一样可以变成恶人,恶人同样可以向善,教育就很重要了。

但实际上这样想不对的,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在说的是人应当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一种怜念弱小的心,虚伪的是做出来的恻隐之心,就像刚刚那句,智慧出有大伪一样,先圣说要培养人的恻隐慈悲心,后世就规定,君子不能煮饭,并且把厨子看作下贱。

要知道,虚伪和错误的是这种做作的行为,而不是恻隐之心本身,同样刚刚说的道家对仁义礼的看法中,道家反对的也不是仁义礼这些人类社会好的东西,反对的是因为这些所带来的虚伪与不善。

个这个字正好把人分开,表的是个体,而仁表的是两个人论语里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韩非子解老里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说文解字里又说仁,亲也。

庄子里更是说,窃铢者盗,窃国者侯,这是人类社会一种发展,也是一种悲哀,人们获得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种种烦恼也会应此而出现,而这样逐渐的离原来越走越远。

所以道家修行提倡返璞归真,这里不是说让你去当野人,而是摒弃过多的欲望,回归本身的所需,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粗茶淡饭和鲍鱼海参都能让人吃饱,但人们因为对滋味的追求,所以会有各种精细的吃法,贪图口腹之欲。

其实说了这么多,仁是什么意思,大家其实心理应该明白,仁是不能下一个固有定义的,但是可以理解这是一种人与人相处最好的一种形势。

孟子里说一个人能被称为人,最少有四个标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些东西,都可以说是仁,当然现代也有个词叫圣母婊,还有说儒家虚伪的,说虚伪就是在说这里,儒家讲,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句话看着虚伪不?你吃了人家的肉,还不敢去听人家的声音,看起来真是非常的做作。

所谓的仁就是这时候的产物,仁是一种混沌开蒙以后的表现,在此之前,不知仁,也不知不仁,而仁出现,同时也是伴随不仁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倡导正能量,但是之所以如此倡导,恰恰是因为负能量比较多的缘故,如果人人都觉得行善是常理,那么还会宣传正能量吗?

道德经里又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不知道其存在,但是社会就能正常的运作,比这次一点的,是对其赞赏有加的,而这个就是孔子提倡的仁政的君主,可见大道废,有仁义并非将仁义和大道对立起来,而是说当大道远离,人们所求也逐渐多,看到正的同时,反也一并出现,后面也是如此,智慧出,有大伪,有人聪明,那么就会有权术狡诈而出现。

阅读先秦百家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