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一画易开天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至于其处,适见宛丘地广人稀,山高水长,枫木飘摇,花草繁茂,极适人居,一众不由欢喜,于是,搭些了茅舍,正式定居下来。

藉此,伏羲又将制陶之术、织网之法,教授给了柏氏族人,一时大为利用,众皆欣然。

其时,闻得海水已退,那四散逃亡的避难之人,纷纷集拢,其等倾羡伏羲之能,亦来比邻而居,不至半载,宛丘便已成聚。

且说龙马自奉女娲谕旨潜入大河以来,每日里临渊走溪,闲游山水,与鸳鸯、野鸭嬉戏,先前还觉得十分新奇,久而久之,囿有此处,其便恹性顿起,兴风作浪起来。

一日,伏羲与柏芝相约,来大河捕鱼,当行至河畔时,俄见两伙渔民持叉弄棒,正欲械斗。

伏羲见状,上前喝止道:“朗朗天日在上,你等不事劳作,何以在此徒生间隙?”

众人听闻,循声而望,见伏羲来至,遂罢了叉棒,伫立一旁。

适有一人近前,指着另一伙渔民道:“贤君有所不知,此些人等,本处大河上游,与我等分域而渔,近日,其等却频频来我等域内捕捞,我等不让,争执而起,适有此一举。”

伏羲听闻点头,转而问另一伙人道:“你等为何不在所属域内捕捞,反来侵占他人领域?”

其中一渔民道:“贤君容禀,我等亦是出于无奈,只因这上游河中,近日常出现一个如龙似马,唤作龙马的怪物,威武雄壮,凶猛无比,常兴风作浪,肆虐洪淘,伤害生畜,闹得人心惶惶,我等恐为其害,为生计间,不得已,方顺流而下的。”

伏羲听闻点头,暗道:“天地之间,若出妖孽,必为明是非之兆。”便道:“你等切莫急恼,待我去观来。”遂率众至大河上游详察。

至于其处,适见大河之中,一汪深潭,诸水汇集,一众人等来至,指指点点,议论起来。

这时,忽见河水豁然大开,龙马雄姿勃勃的从河中一跃而出,将其身一抖,所沾水滴皆化作蒙蒙细雨,彩虹缤纷一般,四散飘落。

龙马蹈水而来,踏波而至,怒喝道:“何人在此喧嚣,扰我清净?”

众人见状大惊,纷纷避躲。

伏羲秉气自然,自是不惧,便道:“我乃伏羲是也,观你形体并非妖物,为何在此作虐?”

龙马听闻,暗观伏羲,见其龙唇修目,眉有白毫,须垂委地,不同常人,不由暗道:“女娲娘娘曾言:‘遇伏则伏,遇羲则示’,莫非说的便是此人?”

想到这里,龙马遂上前道:“上奉女娲娘娘谕旨,龙马在此恭候贤君多时了。”

伏羲听闻,登时诧异,不禁哦了一声,问道:“不知先圣为何令你在此候我?”

龙马道:“娘娘有言,不可名状,只可昭示。”言毕,适见其仰天一阵嘶鸣,将背展示给伏羲看,一时间,其背负图点,五彩纹络,光华尽现。

伏羲注目观来,不禁惊异连连。也就在这一刻,其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统一。

龙马身上奇特的图案,竟与其一直探究的自然万物的意象,异曲同工,皆合造化之迹!

伏羲暗道:“我殚精竭虑,冥思苦想,探索天地万物的变化之道,阴阳变化之理,多日来虽有所得,但却陷入迷途,不料被此图一举道破,真乃天授神物也!”一时欣喜若狂。

柏芝在侧,见状后,忙将图描绘了下来。

龙马见圣命完结,嘶鸣一声,双翅齐展,四蹄生风,疾驰而去。

龙马负图,示象伏羲。伏羲见图后,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顿有感悟:

“此图所昭示的,岂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殚精竭虑、冥思苦想的天地玄妙之机吗?”

因此图系得自河中龙马所负,故将其称作河图。

伏羲如获至宝,便将临摹之图,日夜揣摩,详加探究。

一日,伏羲坐于方坛之上,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俯瞰四野,耳听八方,苦思冥想,反复思虑,终将河图融会贯通:

“天地万象之理,世间自然之物,易也,是以简易、变易、不易者也。

万物本自先无,是曰无极;易变始有太极,太极生两仪,曰阴曰阳;阴阳融合,而生四象,曰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再生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种物质。

此八种物质,是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要素,涵盖了万物的阴阳、刚柔、高低、冷热之诸性,是天地间的八种主要的现象。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皆依其八种现象的变化而变化,周而复始,万古不殆。”

其时,尚无文字,伏羲便画阳爻“━”象征天,画阴爻“--”象征地。

因天为万物之祖,地为万物之宗,故以阳爻阴爻组合相配,以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其余六种物质。

伏羲依八种物质的属性,又以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兑为泽,用来象征各种自然与人事现象,并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图形。

因当时人们常在四正四隅,立杆为卜测日,以圭为尺度量,伏羲便将其命名为八卦。

八卦以阴爻阳爻相配,阐述宇宙变化,囊括了天体运行与气象变幻规律,将天文、地理与人事相合,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是故,其成为解释万物演化与人伦秩序,预测未来、决策国事、反映现象,揭示天地玄妙,启示劳作的重要手段。

八卦抽象又具体的描绘了天地万物变而不易之理,让人依据天道的阴阳变化,推演预卜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与发展、生成与转换,依其演化之规律生产生活,与世间万物和谐相融,使人明于地道,再有地道规范伦理人道,最终让人内外兼修,达至天地人合一。

人们将伏羲创造的这种图形,称作先天易,俗谓之先天八卦。后来,神农氏、轩辕氏在此基础上,又创造出了连山易与归藏易,二者与伏羲的易图,合称为先天三易。

八卦因符号简单,哲理丰富,更成为后世文化研究发展之基础。

商末,文王姬昌被囚羑里,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精心演易,对八卦进行分析论证与归纳总结,以天、地、人三才为基,将八卦叠为六十四卦,并作爻辞,遂成《周易》。

孔子注《易》,成书《易传》,是为儒家思想之基础。

老子以“道”释《易》,成为道家学说之基础。

由八卦派生出的儒学、道学思想以及传统的中医理论,长期影响着华夏民族。

伏羲依龙马所负之图,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结合其对自然规律、万物变化、天道地理的认知,将人们日用而不知的道理,用八卦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画开天,凿破鸿蒙,修心开智,肇启文明,让人类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其辟浑噩之玄沌,剖清新之文明,阐天地之秘,立文字之祖,以无言之象思,行不言之教化,驱散心灵蒙昧,开启智慧曙光,结束了人类蒙昧的历史,功之高,道之大,实为亘古未有,万世仅一。

易贯儒道禅,道统天地人,伏羲一画开天,泽披万代,是故,被后世尊为人文之祖。

小 说\s*网. e .co m 手 打首发z更新y更-快

“难道天地万物的演化,苍冥之中早有人拟定了不成?”

伏羲欲将这一切搞清楚,因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但悱恻辗转,终难开悟。

当世之时,燧人氏虽发现了天道,但人类仍处于对天道的懵懂认识时期,时序不辩,阴阳不分,对大自然更是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来临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

伏羲仰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皮毛的纹采与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之况,渐渐发现:

不论是日升月落,还是春荣秋枯,生成转换,始终反复,天地因此万物充盈,生生不已。

二人叙至此处,又论及洪祸前情。

柏黄氏叹道:“前时海水倒侵,洪水大发,人之溺亡者,不胜凡几,便是我等几人,亦是上山打猎,方躲过此劫,几经辗转,才迁延于此。”

伏羲问道:“那燧皇如何了?”

众族人至于一处,皆感伏羲恩德,遂渐为归附之,由此,在宛丘组成了一个部落。

其等齐推伏羲为部落之长,并以伏羲之母氏称之,是为华胥之国。

柏芝闻听欣然,遂引伏羲三人至偏房,暂为安顿。

倏忽几日,值柏氏族人备妥了行囊,柏黄氏遂率其等与伏羲与女娲向宛丘而来。

柏黄氏道:“闻燧城亦为洪水侵袭,燧皇先前尚率人治水,及至后来,见洪水甚大,非人力可为,燧皇便也亡无所踪了,想是上了年纪,知圣命已结,归隐而去了。”

伏羲听闻,不由唏嘘。

柏黄氏见状道:“贤士却也不必烦恼,有道是:既来之,则安之。想我柏氏一族,本也是东方之人,因避水祸,几番周折,适流落至此。近日听闻,向东百里,有一地是为宛丘,极宜人居,我等正计议着搬去,不若贤士与我等一同而往,彼此还有些照应。”

伏羲听闻,暗道:“连日东归,旅途劳顿,况女娲现又怀有身孕,正需休养,不若就从权计议了吧!”想到这里,便道:“侯爷盛意,怎敢推却,如此也好!”

柏黄氏接着道:“现海水虽为退去,然大荒满是泥淖,我等正期待明君圣主现世,以率我等清除遗害。”说到这里,不由叹道:“亦不知那圣人现在何处,何时现身。”

伏羲闻听默默。

少顷,柏黄氏恍然道:“贤士远道而来,又有妇孺跟随,多为劳累,且先安顿下来,再行叙话吧。”遂令柏芝道:“且引贤士至旁间休息,让妇孺安居!”

且说伏羲闻听柏黄氏说东迁不得,顿为茫然,便问其缘由。

柏黄氏道:“今海水虽已消退,但为日却为不久,是时,越近东海将越为泥淖,何况雷泽之地,本处低洼,现恐是茫茫沼泽,不利安生也。”

伏羲听闻,不禁双眉微颦。

阅读万神榜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