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沅水上的山歌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王昌龄被这歌声陶醉了,也学着老者的音调唱起来:

“河上(么)老人(你)坐古槎(唻),合丹(么)只用青莲花(唻)。至今(你)八十如四十(唻),口道(么)沧溟是我家(唻)。

王昌龄唱罢,河上老人和王昌龄二人都大声笑起来。陶副使和船主艄公也都大笑起来。虽然王昌龄的唱法不是很像,但是正是不像才显得更加滑稽好笑,一个身穿官服的人居然跟河上老人对山歌,这也许在整个大唐天下也是从没有过的奇闻。

第四是冬意,如:“琼梅落叶,玉树凋柯。”“冰开雁沼,冻结鸳河。”“龙城风少,马邑寒多。”“枯藤望郁,落树希荣。”“寒云夜敛,苦雾朝惊。”等等。

第五是山意,如:“林高日少,树密风多。”“人呼岭应,马叫山和。”“朝闻海啸,夜听禽歌。”“望之郁郁,盼之峨峨。”“腰前万柏,带后千松。”“猿啼北岫,雉雊南峰。”等等。

第六是水意,如:“千途浩浩,万里浑浑。”“声淫宇宙,响震乾坤。”“云从浪覆,日逐波欹。”“澄如碧玉,皎若琉璃。”“湘妃遥曳,洛女逶迤。”等等。

第七是雪意,如:“飘飖天际,散漫欹斜。”“朝疑柳絮,夜似梅花。”“花生桂苑,粉落田家。”“依楼玉砌,入野银田。”“霏霏户际,皎皎檐前。”等等。

第八是雨意,如:“山云霭霭,海气蒙蒙。”“滂沱入海,瀺灂归江。”“波中月动,水上云荡。”“平原沛沛,下隰汤汤。”等等。

第九是风意,如:“飘飖响竹,涉猎敲梅。”“径窗烛灭,入户灯摧。”“过林响切,入树声哀。”“升台帐卷,入户帘开。”“灯前舞鸟,烛下吟乌。”等等。

王老师说完以上一年四季不同时令的描写和五种最基本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布置同学们在生活实际中多观察多体验,还要勤动笔,多写多练,时间久了,你积累的东西多了,你离大诗人也不远了。

王昌龄刚刚从书院回到家里,外面又有人说话,听起来是打听这芙蓉楼是不是王昌龄的家,王昌龄知道又有人找自己来了,于是急忙走出门外,王昌龄举目一看来人,两人同时打招呼:

“哟,窦七兄弟呀,你怎么找到这偏僻地方来了?”

“用不着找,一条沅水,下达洞庭,上通龙标,只有在船舱睡几天觉,不就到了?”

“原来你们是水路来的。”

“王江宁呀,早就听说你修建了新住房,起名芙蓉楼,真的不错呀,芙蓉楼这楼名好,咦,这楼房是哪位建筑大师设计的?构思比润州的芙蓉楼还好呢。小巧玲珑,就像王府千金的绣楼呢。”

王昌龄心中暗笑,倒被他窦七一下猜中了,不过我那芙蓉可不是王府的千金。但是不由王昌龄多想:“要说楼房的设计人,倒也不是什么建站大师,是在下自己糊弄的。”

“哟,原来还看不出王兄弟有这手功夫,不是我说你王兄弟,你要是不进官场,只怕你早就成了大唐的鲁班,你信不信。”

王昌龄又暗笑了,你窦七兄弟哪里知道,我王昌龄也不过依样画葫芦,心中有一个现成的模型,但是这种内心的秘密王昌龄也不想说出来,于是转变话题说:“快进屋快进屋!”于是窦七跟着王昌龄走进客厅。

一连许多天,王昌龄带着窦七等三位客人浏览周围山水,有时候窦七也去书院进课堂听听课。

这天,窦七等人要走了,王昌龄送到柳溪渡口。王昌龄说,我没什么礼物送你们,我知道窦七兄弟喜欢诗歌,我就把诗歌作为礼物了,窦七兄弟听好了,题目是《送人归江夏》: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居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王昌龄似乎意犹未尽,窦七几人上船后,一首《送窦七》又口占而出: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第二是夏意,如:“烟云夕卷,火雾朝开。”“招凉入苑,避暑登台。”“阳风乍举,炎气翻来。”“朱霞东起,赤日西颓。”“时登水殿,或上风台。”“江边乱渌,溪上迷红。”“追凉上苑,避暑幽宫。”等等。

第三是秋意,如:“锦霞朝暗,碧雾霄清。”“晨看度雁,夜视飞萤。”“金风乍动,縠袖时轻。”“花凋玉苑,月落金城。”“鸿辞汉沼,燕别吴庭。”“虫鸣东圃,蝉叫西园。”等等。

王昌龄送走陶副使回来,离开拿起备课本来到书院。今天他讲的内容是“九意”,也就是对春夏秋冬山水雪雨风九种不同时令和不同自然物的描写。

王老师开始上课。王老师主要采用举例的方法。

第一是春意,如:“云生似盖,雾起如烟。”“红桃绣苑,碧柳装田。”“金池水绿,玉苑花红。”“花开故苑,柳发新装。”等等。

“差不多吧。不过没那么多的格律限制。”陶副使继续说,毛南族最善于编织和雕刻,所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又叫“顶卡花”,使用削成只有半根火柴粗的竹篾织出精致的花纹图案,非常美观。所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生动逼真。所刻制的石柱、石碑等,均有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寿松和几何图案花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深为附近各族人民赞赏。

陶副使说,毛南族人有世传的银器加工绝技,所打制的银手镯、银项圈、银麒麟等制作精细,显示出高度的艺术水平。编织的“五子登科”花竹帽,花纹朴实优美,做工精细,颇受姑娘们喜爱。

王昌龄带着陶副使爬上了金鳌山。金鳌寺的静法师看到王昌龄又来了,非常热情地接待了王昌龄。王昌龄向静法师介绍了陶副使,说起自己同陶副使的交往。静法师饶有兴趣地谈起上一次的野宴,王昌龄说:“今天我同陶副使二人来,是要讨法师一晚斋饭吃,报酬呢,就是老规矩,赠送法师一首诗。为了让法师快点把斋饭摆上来,昌龄先把诗吟出,题目呢,现成,《静法师东斋》,诗曰:

送了一程,王昌龄要下船回来了,临别,王昌龄送给陶副使一首《送友人之安南》,诗曰: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微雨随云收,蒙蒙傍山去。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还家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一杯(么)酒来清又清(唻),杯杯(么)相劝行路人(唻),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唻),家中(么)还有有情人(唻)。”

老人虽然一把年纪,但是嗓音还极好。王昌龄和陶副使都被这歌声深深吸引。龙标地区的山歌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声音悠长,节奏明朗,每一句两个字后面有一个衬字,三四、六七几个字后面都有悠长的拖音,最末一个字后面也有一个衬字。唱起来抑扬婉转,悠长起伏,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王昌龄吟诗罢,静法师大笑,忙吩咐斋堂快点准备斋饭。

陶副使说,毛南族民歌也别具有一格,内容丰富。男女青年在室外唱的情歌,七字一句,八句一首,叫做“比”,因两句之后有一尾音“罗海”,故又叫“罗海”歌。在喜庆嫁娶节日对唱的五字一句、八句一首的祝贺歌,叫着“欢”。由一人独唱、叙述历史故事和祖先来源的叙事歌,则以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首,合若干首为一组,叫做“排见”。

陶副使说到这里,王昌龄说:“这么说来,那毛南族的山歌跟我们中原文化中的律诗绝句也有相似之处?”

王昌龄还带着陶副使参观龙标学堂和龙标书院。陶副使对王昌龄大办学堂和大办书院极力赞赏。

陶副使在龙标玩了两三天,因有工作拖累,不可久留,陶副使要走了。王昌龄送陶副使来到沅水边叫了一只小船,渡过沅水驶入清水江,扯满风帆逆水而行。忽然听到江面上一只小船上有一位须冉皆白的老者坐在船头大声的唱着山歌。只听那老者拖着悠长的声韵唱道:

“妹妹(你)门前一树(么)槐(唻),只望(么)我郎早回来(唻),有钱(你)买颗金戒指(唻),无钱(你)买根丝帕来(唻)。”

这一天,陶副使来到了芙蓉楼,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有许多话要说。王昌龄说起当年在江宁多得陶副使关爱。陶副使说起在南海的往事,二人不胜感慨。去年,陶副使因为南海郡太守刘巨鳞犯罪被判死罪,陶副使也受到牵连,谪贬诚州司马,但是不久又再谪贬为更加偏僻的环州思恩县任长史,职务也降至从九品下。

陶副使说起安定土司的情况。陶副使说,安定土司土衙署主要是毛南族人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

陶副使说,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通。陶副使说,毛南族人虽然文化落后,但是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当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象《盘古的传说》《三九的传说》《太师六官》《顶卡花》《七女峰》《恩爱石》等都是毛南族人喜欢的传说故事。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