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斗由此处起 欲引天下潮(一)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督堂大人,您老千万别冲动,现在正是要稳的时候,天下目光都集于门外方寸之地呀。”

底下某官员假模假样的劝解一番,心下却想,你老人家大话说的亮堂,恐怕也不愿出这个头吧。总督气呼呼的坐在位上生闷气,众员有些束手无策,敞开的房门口突然冒出一名身披大麾的不速之客,等他放下头围露出真面目,大家大吃一惊,

“雾公,你怎么来了。”

总督笑眯眯的瞧着各人表演,待所有的官儿表态完毕,他郑重的行了一个长躬,

“我们大家由朝廷任命,再棘手也退后不得,雾公,你就吩咐吧。”

陆友彬向四周逐一行礼,他的面色非常凝重,

“诸位,外面发生的一切,起源和成因诸位心里有数,老夫不再复述,要说服他们,实在不容易,秉持大义,受圣贤教化,上报天恩,下辅万民是我等职责,诸位切莫临阵退缩,解决眼前一路,整个江南文场便会平息。”

天空中开始飘洒丝丝细雨,伴随秋寒入体,令人极不舒服,衙门外的队伍纹丝不动,站在原地和官差僵持,内府一阵喧哗,片刻间大小官员鱼贯而出,陆友彬的穿着很快引起瞩目。

“雾师……”

人群里纷纷失声惊叫,名动天下的雾庵居士怎么和官府搅合在一起了,其他的名家不是对此事充耳不闻吗,陆友彬走上前,朝黑压压的人群一拱手,大声说道:

“老夫便是陆友彬。”

衙门早在四下安排了传声的人,由近及远,每个读书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洛宇精神一振,他的位置离衙门不远,处于视线遮蔽的角落,对前方官员的动作神情却是一目了然,却没有几个人能看得见他,陆友彬作完开场白,没有停顿,

“各位同道,你们齐聚一堂,为的是什么,老夫知道,老夫在这里想劝解你们一句,国事体大,朝廷难,百官难,天下人……皆难,此处消弭,彼处又起,这是天理循环的大道,谁也改变不了的。”

人前挤出一士子,大声说道:

“雾师至理名言,然我等于此,是为了纠正曾经的错误,不使天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嘿,这厮一听就是收钱带节奏的,洛宇暗呸一口,老鼠屎般的东西,你当所有人是傻蛋吗!陆友彬神色不变,声音不激不怒,

“你口中的错误指的是什么,说出来,老夫和在场各位好领教学习。”

“雾公讲哪里话,我等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先生有何差遣,下官无不应命。”

“下官唯先生之命是从……”

“雾公说笑,雾公不辞辛苦,是朝廷和我等的福气啊。”

谁也不是傻子,各人心里头明镜一般,陆友彬既是朝廷安插在江兴的钉子,自当担负起这个责任,况且他又是在野的学问大家,彼此间好沟通不是。

“老夫的来意各位已经明了,那老夫便开门见山,这事很棘手,老夫需要各位的支持。”

这座江南最高行政衙门外围的空地上已有许多身穿文士袍服的书生士子,选了一个巧妙的角度,洛宇不声不响站好,场上的人不说话,门口的衙差慌张的进进出出,不停将事态报给上官,时间一点点过去,人群已将衙门口的各条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没有特别的举动。

外人看总督衙门都还在正常运转,在内堂,走hou mén的直属官员们个个到齐,江南总督阴着脸一言不发,堂下争论激烈,有人建议用武力,马上被周遭狂喷,这种馊主意就别拿来丢人现眼,有人建议拖,可观此情此景,读书人士气高涨,怕是轻易退不得,这么忍让大家心里也不大服气,你们这些后进怎么不往京师折腾去,偏要我们背锅,多冤……

“各位,要不然出去和他们谈谈也好。”

总督连忙站起身朝来客拱手施礼,在座的大小官员也纷纷躬身致意,陆友彬哈哈一笑,

“督堂早就在等老夫的到来吧。”

总督一拍桌子,大吼道:

“你们不敢去,我去,大不了这官我不当了,再这么闹下去,衙门里如何办公,耽误出大事来该怎么办?”

某位官员按捺不住,提了个大伙心知肚明又久久不挑明的主意,在场各人不住的摇头叹息,

“哎呀,那帮小子若听得进去,本官早就说去了,又何必在这里熬着,拖吧,年轻人火气大,来的快去的也快。”

官府暧昧的态度预示朝野之间很多人有同样的心思,长公主压得大伙抬不起头来,陛下早点亲政也好,至于这里边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煽风点火者逐渐沉寂下去,所有人都明白,铺垫已经做好,关键的一幕就要上演。

某日早晨,天空布满乌云,阴的让人透不过气来,洛宇来到江兴书院,里里外外早已挤满了人,有人呼喊,从者众多,他离得远听不大清楚,只有一片叫好声彼此起伏。人群开始移动,洛宇赶紧钻进前面几排,队伍朝江兴各官府坐落地奔行,很快便来到了江南总督府。

“你这叫什么话,这种事只会越拖越大,朝廷不晓得在干什么,我等早早去函,中枢每次都让我们自决,长公主殿下怎么连她自个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殿下心怀天下,咱们小地方入不了她老人家的眼喽。”

说着说着众部属渐渐发起牢骚,历来为官,最怕的便是这等事,都是读书人出身,后辈一样得罪不起,指不定哪天人家升到自家头上,左右为难哪。

秋意渐浓,江南地界的气氛开始变得诡异,各级官府衙门外已经有士子默默的聚集,值守官兵和差役被这莫名其妙的酸子们盯得鸡皮疙瘩掉一地,那些读书人只是什么话也不说的在衙门外站上一个半个时辰,没有对公务造成影响,当差的向上面反映,得到的吩咐是不要多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聚集在衙门口的士子越来越多,每处官衙配备的人手也相应增加,仅此而已,从总督到各级官吏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好像刻意的忽略。洛宇身在其中,感觉愈发古怪,被人挑唆着欲闹出大事的士子们动作不多,更谈不上激烈,但他却看出人人心里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流动,难道这就是所谓大义?

面上同文士一般无二,实际上洛宇很难划归成读书人,他自然不了解这些常人眼中酸不溜湫的傻瓜们到底是何想法,皇权历来伴随血雨腥风,读过书的应该明白,可他们依然脑袋抽抽的朝死路上冲,一个女子的名头就这么的不招人待见?如果有相当的利益好处,那便值得去做,可当今小天子的想法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也许这大义,是他们自己以为的大义。

阅读王七年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