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立身,人道之行,天道之显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这三件事做不好,即使给父母最大的物质生活,也不能说是孝。而这几者,恰恰是一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所处位置,可见在儒家的孝,不是愚孝,而是伴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才是真正的孝,而不仅仅是对父母言听计从。

如果父母做了错事,是要加以劝诫的,如果不能阻止,这也是一种不孝,可以说在早期儒家,孝是非常灵活的。

孝经最后又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道德经里说,智慧出,有大伪。这其实就是一种大伪,忽略了事情本来的意义,而突出其表象,这其实不是愚蠢,恰是人们聪明的过了头,所以不得不这样。

好比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本身考试是检验学习的,但是应试教育却把学习当作次要,而以提升考试分数为目标,从作弊打小抄到各种题海战术,考完试以后你再问,就发现啥都不知道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聪明过了头的表现。

但是话说回来,大家都这么聪明,如果不用强硬的手段来检验,那又失去了公正,就好像我们今天如果不再高考了,那又用什么来检验学习成绩呢?这样做又失去了公平。

仁这个词,非常的大,可以说儒家的核心就是围绕仁开始说的,如果从儒家的角度来讲仁,就很复杂了,所以我决定从道家开始讲仁。

很多人在简单的接触了道家或儒家之后,往往都认为道家是否认仁义礼这些儒家思想的,其实这样简单粗暴的说道家否认,是不正确的。

老子在历史上是周守藏史,见周之衰乃去,这个位置大概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周敬王四年周王朝内乱,继位周天子的是周悼王姬猛而他的哥哥姬朝是庶出,没能继位,因此发动兵乱。

失败后,烧毁了周王室的典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伤,因为至此,周以前的经典,除易和诗以外,就没有再保存的了,上古时代的秘密由此而终,因为古人著书不易,所以大部分都是孤本,周王室的典籍又最为丰盛所以几乎是没有复制本的,像易,诗这些一个是历书,一个是口耳相传,所以因此得以保存。

而这次事情以后,老子作为看守的人,因此获失职之罪,被迫辞官归隐,西出函谷关,从此无踪,唯留道德五千余言传于世间。

不得不说祸福相依,如果周王室没有这一次变动,老子大概一辈子守在那里,不会出世,也不会著书,世上就不会有道德出世,整个中国乃至人类的文化和历史都会发生改变。

这里扯远了点,之所以说老子的身份,是因为老子当时是周朝主管礼的官员,换句话说老子就是周礼的权威。

而当时孔子认为天下纷乱,礼崩乐坏,应该兴周礼,以安天下,所以为此问礼于老子,而当时,孔子三十都不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那时候的孔子还是个满怀抱负的有志青年,甚至可以说是愣头青。

有一腔热血去安天下,现代人解读往往认为孔子是为求官职,其实这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概是现代人少有经历战争的,尤其是那种连年的战争,生存艰难的时代,所以不太能理解那种报复和崇高的志向,但其实那时候的孔子就和五四运动的学生一样,着实是一腔热血。

当孔子见到老子的时候,两人的相交,其实非常的和谐,孔子虚心受教,老子却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时代的新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虽然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是这么说的:“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我看到的翻译里,只是说了前两句,就是对孔子说,你说的礼啊,倡导的人骨头都烂没了,腐朽了。

然后就不说了,以此来说老子否认孔子的礼,可是实际上,接下来就说,独其言在耳,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提及礼的人骨头都烂没了,但是礼却是传承了下来的,那么重点是否认礼吗?显然不是。

倒是很像庄子说的“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后面的言语,其实也多是告诫孔子年轻人别太嚣张,要知道隐藏自己,静待时机成熟,同时也是说,孔子追求的东西时机还不到,事实上孔子终其一生未完其志,死后数百年,儒家才真正兴盛。

在庄子里讲,老子见到孔子,问起其弟子,然后孔子说子路为勇。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于是老子感叹道:“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

也就是说老子并没有否认孔子,反而赞其如风一般,史记里孔子称老子如龙一般,也就是说老子和孔子的见面,孔子问礼,老子不仅传授了他周礼,而且赞赏有加,一点都没有轻视的意思,反而赞赏有加。

后人崇道或崇儒,往往有所贬他而抬己,其实说实话这就是以凡心揣度圣人之心,身为圣人,又哪里还会有那种争胜之心?一定是谦和虚心才对。

实际上庄子里,虽然有调侃孔子的,但就和惠子一样,庄子和惠子是好友,所以总和他辩论,但实际上两人关系很好,而庄子里也并没有对孔子贬低,只是借孔子的名声,来表示世法和道性的差别,但是实际上,把孔子也是当作高人来说的,至少庄子里没有一点说孔子不如自己的话。

对诸子百家有兴趣全面了解的,建议先看史记论六家要旨,里面很多东西很可取,在这里先不多说,内容很多,先做个推荐。

再换句话说,考试是为了检验学习,但是不考试好像就没有学习一样。

这其实有点倒果为因的意思。

结果这句话在后来,就变味了,父母去世表示一个人是否孝顺变成了一个固定标准,穿衣服一定要素色,不能化妆,不能从事娱乐活动,甚至三天不能吃饭,守孝要有三年,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

和原意完全是两个意思了,古人熟读经典,其实大家都知道经典的意思,但是大家还是得照着这么做,不这么做就显得自己不孝了,这其实挺讽刺的。

这个说法好比,青春期有逆反心理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不要太过头,结果呢就被人当成青春期如果不逆反就不是青春期了。

不当父母,不知为人父母的苦心,就连被人骂的狗血淋头的范跑跑,还能为自己女儿牺牲自己,何况其他人呢?正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子女有什么损伤,往往最在意的也是父母,所以孝顺父母的第一步,就是爱护自己。像是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个孩子高考前自杀了,其实如此所为,你自己是解脱了,可是给父母又要带去多少伤痛呢?

所谓孝顺之始,不是你要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你要看到父母为你做了什么,怜念父母的苦心,少让父母担心,这便是孝的开始了。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里又是一个很大的断章取义之处,而且这里不是现代人断章取义,是古代人断章取义,这一段说父母去世,痛哭流涕,没有做到应尽的礼,说话都不正常了,穿的衣服都黯淡了,听到好听的也不会开心,吃到好吃的也不觉得好吃,这是哀戚之情。

也就是说这种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三天一定要吃饭,不吃饭就伤身,不能因为死人而伤及活人,为父母守丧,也不要超过三年,以表示要有个度。

但同时,还不要忘记,身居高位的时候不骄,作为普通人的时候做好自己本分的事,这个丑解法很多,在这里不一一来说,说通行的意思就是在群众中不要过多争执。

如果身居高位骄则会亡,身为普通人作乱就会受到惩处,这里的作乱不要理解成造反,可以理解为违法犯罪,如果是帝王无道,儒家其实是支持废黜的,这也是刚刚说的高位而骄。

而当你不再让父母操心的时候,如何能让父母开心呢?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哪有父母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的呢?

其实孝经虽然被骂的很多,说孝经禁锢人思想,是封建,但其实很可悲的是,孝经里却并未提到你该为父母做点什么,无论是不让父母担心,还是立身行道,成家立业,这些其实都是实现每个人自己的社会价值。

所以说百善孝为先,因为如果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又谈什么其他的善行呢?当然并不是说孝顺的人就一定有其他善行了,像是二十四孝里很多把儿子杀了养育父母的行为,其实已经有点变态了,不在这里说的范围内。

孝仅仅是开始,而孝的开始,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也并非说让你头发都不要剪了,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让人心酸,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你。

孝经里又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一个人的孝是不分贵贱的,庶人有庶人的社会价值,天子有天子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父母安心,这种孝是谁都有的,没有说你一定要当了升官发财才是尽孝。其实还是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

后面又提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在家的时候对父母恭敬,安养令其没有烦恼,父母生病为他治疗,去世了为其哀思,祭祀的时候要严肃对待,如此从生到死,都能做到,就可以说完备了。

像是很多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一样,多是断章取义,麻烦去读一下道德经全篇再来说,当然这里也是如此,孝经这一整段是这么说的。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句话大意就是说,教育也好,道德也好,都是从孝开始的,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生育孩子,往往也是和孩子最为亲近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在意,那么能够奢求他对朋友和其他的人更好吗?

阅读先秦百家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