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形势急王韶用计返并州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王韶?”

“王大人四朝为官,本就是晋阳人,在并州人脉极广,现在能够帮助殿下的只有王大人。”江总说道。

杨广自然也知道王韶的厉害,他当年镇守并州时,王韶就一直是行台右仆射,“来人,赶快请王韶大人到扬州来。”

“杨广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杨俊说道。

“秦王,臣以为,眼下我们还不能和晋王翻脸。”

“为何?”杨俊并不理解崔弘度的意思。

“这是太子借刀杀人之计,他让你收集晋王罪证,好让你和晋王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崔弘度分析道。

“你说的这个本王当然知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让太子和晋王去争,我们黄雀在后,岂不更好?”

“本王并没有争太子之心,而且如何让太子和晋王去争,他们谁胜出,我都没有和他一争的资本,我们朝中无人,手中无兵。”

崔弘度听杨俊这么一说,也不好再劝。

“那殿下已经决定帮助太子了?”

“目前来看,太子在这场争夺中已经稳操胜券,本王帮他其实也在帮自己,虽然这是太子借刀杀人之计,但首先本王报了仇,其次,太子将来即位,本王也能做个太平王爷。”杨俊这次想的很明白。

“好吧,既然殿下做了如此决定,我们就帮太子。”

“太子让搜集晋王在并州时的罪证,你看怎么办?”杨俊问道。

“只需一条,私铸钱币,私募兵士,只要做实了,有了人证物证,晋王就是死罪。”私铸钱币,私募兵士这种事在扬州时崔弘度也让杨俊干过,但这个时候崔弘度又把这一手用来对付杨广,难怪大兴城早有民谣:“宁饮三斗醋,不见崔弘度;宁茹三斗艾,不逢屈突盖。”来形容崔弘度。

“好,你赶紧去办,凡是有人愿意举报的,赏银封官。”杨俊好像大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了,好像他这一辈子就这一件事了,拉杨广下马,报一箭之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没几日,就有人举报杨广镇守并州期间,谎报突厥袭击,自己私自建造兵器,私自招纳那些没有户籍的人当兵。

为了能够一击致命,杨俊还在收集各种罪证。

同时,杨俊在并州各地收集罪证的消息被人报给了王韶,王韶这才写信告诉杨广,让杨广早做准备。

再说扬州那边,杨广只好派人去请王韶,王韶连夜就从蒋州赶回了广陵。

“还望王大人救我。”杨广直接哭着对王韶说道。

这时已经是开皇十三年了,王韶已经六十七岁了,对于杨广在并州的所作所为,他自然知道,他也曾多次劝说过杨广,可杨广当时没有听他的。

“当初若是晋王听老臣之言,怎么可能会有今天之祸。”王韶默默说道。

“王大人,我也很后悔,但藩王历朝历代都有私铸钱币,私募兵士之举,而且当初之举也确实是为了抵御突厥人啊。”

“这些话恐怕陛下不一定会相信。”

“那可如何是好啊?”

自从杨广镇守并州,还是个孩子,王韶就一直辅佐与他,虽然杨广有时有会做出一些过分之事,总体上王韶还是很喜欢杨广的,当自从开皇八年,杨广平定江南以来,王韶就发现杨广有了夺嫡之心,特别是当他知道杨广为了能够来扬州,密谋了江南暴乱,死伤了几十万百姓,王韶十分不满,因此,他不愿留在杨广身边,而是选择留守蒋州。

但今日杨广有难,他还是选择来帮杨广一把,以全他和杨广之间的师徒之情。

“殿下,现在看来只有让我早日回到并州,才能有周旋的余地。”

“回并州?”杨广问道。

“臣下并州经营多年,只有臣回到并州才能保证殿下安全。”

“可王大人怎么回去?”

“我会想皇上请旨,就说臣年事已高,请求回乡养老,并在并州辅佐秦王,近日,秦王在并州所为,陛下也多有不满,我提出回并州辅佐秦王,陛下必然俯允。”王韶说道。

“王大人如此安排甚好,但不知回到并州后,又该如何?”

“见机行事。”王韶起身给杨广行礼,“晋王,老臣和你一起共事将近十年,今日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日,老臣再次奉劝殿下几句话,如能争过,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万万不可做一昏君,如争不过,就当一顺臣,治理一方,造福百姓。”

王韶说完就给杨坚上书,“陛下,臣王韶幸逢圣明的王朝和圣明的皇帝,怎敢不尽心竭力?只是如今我已经六十七岁了,太阳已经到了桑榆之间,和过去相比,近来忘事很多,因此,臣恳请回乡养老。”

杨坚十分器重王韶,收到奏折,马上下诏,允许王韶回老家并州,但继续担任秦王长史,辅佐秦王。

话说王韶返回并州后,蒋州刺史一职空缺了下来,宇文述忙和杨广建议道:“殿下,可以先陛下请旨,让郭衍前来担任蒋州刺史。”

杨广想了想这个郭衍,开皇五年,郭衍担任瀛州刺史。郭衍到任之后,适逢秋雨成灾,瀛州所属各县多遭水淹,老百姓都爬上高树,依托大坟。郭衍亲自准备船筏和粮食救灾,百姓大多得以拯救。郭衍先开官仓赈灾,然后才向朝廷奏报。杨坚非常赞赏他,选调他担任朔州总管。朔州地处边远,其辖境的恒安镇北接蕃境,经常需要转运东西,非常不便。郭衍于是选些肥沃的地方,开始屯田,不仅做到粮食自给,而且一年富余一万多石粮食,使百姓免受转运之苦。也就是郭衍担任朔州总管后和杨广走动较多,这些年,郭衍也算得上是杨广的心腹。

“郭衍,太好了,他能来担任蒋州刺史,今后又多了个自己人。”杨广赶紧给杨坚上奏折,请求由郭衍接替王韶担任蒋州刺史。

没过多久,杨坚有下诏书,“郭衍多年来一直在贵洲南与叛军交战,多次击败叛军,生擒叛军首领,后又平定东阳、永嘉、宣城,黟、歙等诸地叛军,维护了大隋统一,因功授任蒋州刺史。”

且说道王韶返回并州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三弟,大哥已经查明开皇九年的江南暴乱乃是杨广小人所为,其意就是将你排挤出扬州,然后自己去扬州镇守,为兄观其已有不臣之心......还望弟在并州多收集杨广罪证......”

“杨广,我和你不共戴天。”杨俊知道是杨广在背后下刀子,十分生气,他赶紧找来崔弘度商议。

最后杨俊在并州晋阳城大修宫室,并在宫室里人造假山,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应有尽有;尤其别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树叶凋落的时候,他派人用彩绫剪成花叶,扎在树上,使他这座花园四季长春。

等房子盖好了,杨俊就天天在他的建筑宫殿里,找一群歌舞乐姬装大仙跳大神体会下不食人间烟火的滋味,最终他选择在尘世里醉生梦死麻痹自己。

直到这一天,他收到了太子的亲笔信。

“两件事,要分开处理。”众人皆没有了主张,江总出来说话了。

“江南之事,乃老臣所为,和殿下并没有直接关系,到时候殿下只需忍痛割爱,老臣一人承担就行。”

“江大人,不可如此,本王断不会弃卒保车的。”杨广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放弃江总,那么将来还有谁甘愿为自己卖命。

话分两头,开皇十年,秦王杨俊被杨坚从扬州调任并州后,虽然没有收到杨坚的责骂,人却变得放荡不羁,杨俊整天用各种工具打造各种器具首饰,并拿华丽的珠宝玉石去装饰。

然后一点点的越玩越大,从珠宝首饰打造到修建亭台楼阁,他为他的妃子制作了七宝幕篱,又建造水上宫殿,涂香粉刷,玉墙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全都装上明镜、装饰宝珠,极尽装饰之美。

“还请江大人教我。”

“殿下现在能够指望的只有老王大人了。”

“殿下,请听我说,老臣已经七十有三了,承蒙殿下不弃,将我从大兴城调任了江南,老臣能重返江南已经知足了,江南之事若陛下深究,无论如何我都脱不了干系,因此殿下必须要弃卒保车,方为上策。”

杨广听江总如此说道,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臣王韶跪拜,开皇十三年元月。”

“这可如何是好?”杨广这下没有了主意。

“现在最麻烦的到是并州的事,殿下一定要有所准备。”江总又说道。

“现在本王远在扬州,对并州之事已经没有办法控制,看来只有任人宰割了。”杨广有点无奈。

“在老臣看来还有一线生机。”江总说道。

前面说到杨广收到王韶送来的密信,杨广打开一看,一下子吓得晕了过去,江总等人赶紧把杨广救醒。

“江大人,你们也看看吧。”杨广把信递给了江总。

“晋王殿下,近日有老臣安插在并州的暗探报告,秦王杨俊镇守并州以来,多次收到大兴太子书信,告知秦王杨俊开皇九年的江南暴乱乃是晋王所为,秦王因此怀恨在心,目前秦王杨俊已经在并州多地秘密收集晋王当初镇守并州时私造铜钱、招募兵士的罪证,眼下形势危急,还望殿下早做决断。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