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有预谋江南出现大叛乱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秦王能来扬州那是由于太子和晋王两虎相争,他们还会一直争斗下去,秦王只需好好经营江南,坐山观虎斗就行了。”

“父皇的旨意是江南只要不出事就行了。”

“秦王,晋王本对你就不满,若是太子赢了也就没事,如果晋王赢了,他不可能放过你的。”崔弘度又用这招吓杨俊,而且屡试不爽。

“没事,陛下不是有旨意吗,一州只允许保留两座寺院,我们这也是奉旨办差啊?”

杨俊经不住崔弘度的一再劝说,任命崔弘度为越州总管,统领越州、婺州、乐安等十一州军事。

天明寺位于浙江省越州五峰山南麓,是座古刹,已经经历数百年了,香火旺盛、香客众多,有藏经楼、法堂、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膳房、三宝殿等房屋近百间,有寺田八十余亩,常住僧人三百余人。这座寺院的规模,竟会是如此宏大。委实大出崔弘度意料之外。

但寺院再大再美,崔弘度并不在乎,他只在乎铜。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尊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的文殊菩萨铜像。旁边则是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更有五百罗汉像,全部也是铜铸。再贴上金箔装饰。崔弘度心想这么多尊铜像加在一起,已经是笔难以想象的财富了,少说也能养得数万精兵。

所有和尚都被押在大雄宝殿内,而寺院周围这围满了老百姓。

“奉皇上谕旨,现擦除天台寺,原寺庙主持等五十多位年老的和尚并往其他寺院,其他僧众一律还俗,寺院里的僧兵全部入伍,寺院田地由州里重新分配。”

崔弘度读完圣旨,大手一挥,“拆。”

二千多兵士一拥而上,先拆各种铜像。

“大人,不能拆啊。”天台寺主持都快八十岁了,“大人。”

“大师,你敢抗旨吗?”

院里本来还有不少僧兵,并没有反抗,但见那么多兵士直接把几座大佛砸的稀巴烂,有个年轻气盛的,拿着身边的一些棍子,大喊,“和他们拼了。”

十几个和尚一涌而上,哪是崔弘度等人的对手,只几个回合,死的死,伤的伤。

“谁在抗旨我就宰了你们全部人。”崔弘度已经杀红了眼。

所有寺院里的和尚都被押送赶走,只留下兵士在到处搜刮钱粮,运送铜器,一直忙到晚上,可这时周围的百姓越聚越多,手里拿着各种农具,挡住了他们下山的路。

“都给我闪开。”崔弘度大喝一声。

老百姓并没有理会,反而越来越往前挤。

“乱民造反了,给我杀。”崔弘度一马当先,见人就砍,不一会,就血流成河。

崔弘度屠杀百姓迅速引起了江南士民的极度反感与抱怨。这时江南民间小道消息到处飞:首先是有人说皇帝曾经说过“佛教的发展,给寺庙和僧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加上佛教寺庙往往享有免税,田地,女婢,奴隶等特权,这造成了社会财富向佛寺的极大集中,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还拥有大量仆役,女婢。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杨坚要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那样灭佛;还有说朝廷要将江南百姓全部迁往京城周围定居,不允许江南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等等.......。

和杨广期望的那样,江南乱了。

这种情况,崔弘度也不敢再杀人了,他赶紧连夜去了广陵找杨俊商量。

“秦王,不好了,要出大事了。”

“怎么了?”

“有好几个州已经出现乱民暴动了。”

“什么?这可怎么办,本王才来扬州一年。”杨俊已经没有了主意,“你马上派兵镇压啊!”

“我们只有三万人马,这么多州怎么镇压?除非有朝廷大军。”崔弘度也没有主意。

“赶紧上报朝廷啊,请父皇发兵。”

“不行。”崔弘度赶紧拦住,“一旦陛下知道,殿下你就完了。”

“那可怎么办?”

这个时候恰巧王韶也从蒋州赶了回来,“秦王,蒋州反了,快请求朝廷发兵征讨吧?”

杨俊和崔弘度一听知道瞒不住了,“若父皇问乱民造反的原因,我们怎么回答?

王韶虽然也知道崔弘度拆寺的事,但当着杨俊和崔弘度的面他也不好讲,再者乱民造反还有其他原因。

“我来写奏折吧,这样陛下要怪罪也只会怪罪我一人。”王韶一边说一边开始写:“罪臣王韶望北而叩,启奏我皇陛下,从开皇九年开始,臣等在江南对江南民众实行安抚,想通过儒家经典教化江南民众,想让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学会孝道,成为我皇的顺民,但我等江南各级官员在推行的过程中没有注意方法,太过着急,再加上江南民众自以为为文化正统,因此对臣等的教化普遍不满,开皇十年四月以来,江南各州谣言四起,江南百姓纷纷传说朝廷要将他们全部迁到北方,随后陈旧境各州全部开始造反,秦王已经派人到各州镇压,但形势仍非常危险,臣请陛下速发援兵。”

开皇十年的十一月,西北一直在下大雪,特别冷,虽然议事厅放满了火盘,但躺在椅子上的杨坚仍然感觉特别冷,江南的局势还在继续恶化。

这时,高颎走了进来,看见杨坚,欲言又止。

杨坚则说道,“丞相,又有什么坏消息,说吧,吓不死朕。”

高颎赶紧奏报道:“陛下,秦王派人新送过来的江南情况。”

“你念。”

“越州人高智慧、婺州人汪文进、苏州人沈玄懀相继起兵造反,并且纷纷自立为帝,设置了文武百官,建起了小朝廷;同时乐安人蔡道人、泉州人王国庆等人亦举事,各自号称大都督。这些造反军兵势盛的有数万人,实力弱的也有数千人,他们相互声援,互为策应,攻破隋朝的州县,杀死朝廷官吏。整个江南各州造反的百姓大约有四十万人。”

“杨俊啊杨俊,朕真是所托非人,马上让他回来。”

“陛下,江南出现这个局面,也并非都是秦王的错啊。”高颎赶紧劝说道。

“是啊,陛下,江南百姓本来就比较蛮横,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华夏文明,历来不服北方统治。”李德林也赶紧说道,“但秦王的手段可能也太过严苛了,应该让晋王过去怀柔安抚。”

“李大人,江南出现这种情况,他晋王就没有责任吗,当初他攻下江南后就是对江南太仁慈了,才有今天之祸。”杨勇对不喜欢的就是这个李德林了。

眼看杨勇和李德林就要争吵开来,高颎赶紧说道,“陛下,现在还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派人先去平定江南之乱。”

“那里看谁去比较合适?”杨坚问道。

“父皇,儿臣举荐贺若弼。”杨勇说道。

“陛下,臣以为杨素更为合适。”高颎说道。

“让杨素去吧,丞相你去下诏吧,封杨素为行军元帅,节制扬州所有兵马,让他马上动身。”杨坚向众人摆了摆手,“你们都先下去谋划谋划吧,朕太累了,要休息一会。”

“拆寺院了,寺院有铜,有了铜就有了钱,再让和尚还俗入伍,这不是一箭三雕吗?”

“不会出什么事吗?”杨俊还是不放心。

崔弘度这句话差点把杨俊吓死,“这要是被父皇知道,都是死罪啊。”

“殿下,不会有事,你只需向皇上请旨,就说江南还有叛乱需要剿灭就可以了。”

“铸铜钱,造兵器,招募军队都要钱啊,父皇免了江南十年赋税,这怎么办?”

“官府正在强拆寺院,许多百姓反对,都被抓了,你赶紧走吧,还有我准备了马车,你把外祖母带到余杭,让你母亲照顾一段时间。”

顾彪听到此处,知道越州的局势很严重,“舅舅,我收拾一下,就和外祖母一起出发,舅舅保重。”

“一路小心,记住不要再写书信了,如果到了年底,越州局势好转,我再派人去接你们。”

“那你说怎么办?”

“铸铜钱,造兵器,招募军队。”

“秦王,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崔弘度说道。

“什么机会?本王怎么看不见。”杨俊不以为然。

“外甥记住了,舅舅保重。”

顾彪进去收拾,这边有下人来报:“老爷,京城来信了。”

“越州刺史已经下了公文,说只要家里有人在南陈做过官的都不允许报名参加科举。”

“怎么能这样?”顾彪继续问道,“舅舅,越州怎么了?”

高智慧拿过信件,打开一看,信上什么都没有,只见一个“江”字,高智慧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这段时期,江南许多人都收到了这样一封信。

江南乱了,为什么乱,除了有人暗中策划外,还因为崔弘度在各州到处强行拆除寺庙,杨俊镇守扬州,这又让崔弘度看到了机会,江南三十州绝对是用武之地。

可等顾彪返回越州时,越州、婺州、乐安等浙江境内许多州,都乱成一锅粥了,一路人,到处是官兵抓人。

高智慧见顾彪回来了,忙对他说道:“彪儿,你先回余杭吧,如果有机会在余杭或是去吴中参加科举考试,越州这边不让你报名,而且越州这边可能要出大事。”

“舅舅,为什么不让我报名?”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