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要派来个财务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蒋理一楞,但很快反应过来了,如果控股权在殷强手里的话,派个财务难道还需要蒋理同意吗?蒋理这样回答:“我们很欢迎您的投资,具体投资之后的人事安排我们一定会配合的。”

蒋理没仔细想过控股权的问题,他接受一切的可能性。

难道就没有初创企业在寻求投资的过程中保留了控股权的吗?蒋理想一定有,但也一定是企业不缺钱的时候。联想的赵令欢作为投资商就没有寻求控股,但那是在公司上市之前,企业不需要钱,只需要赵令欢的财技的情况之下。也就是利用赵令欢作为投资商的介入把管理层的股权套现。那可都是国营企业。

其实投资商也害怕好的企业被别的投资商套走。黄华曾经试过和几个朋友一起投,但后来他否定了这种做法。虽然见过这样投资成功的,但最好的办法仍然是自己投。这就象是合伙的伙伴越多,意见也就越多,民主是民主了,可是不好统一意见。自己一家投的好处在于你说了算。投资商的工作量其实不比创业者的工作量小。通常创业者会有夸大的地方,投资商的任务就是撇掉创业者吹出来的泡沫,看到他的公司的本质。

殷强会投蒋理的公司吗?殷强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他需要等。他得观察这家公司一段时间,从侧面了解清楚了蒋理的为人,公司的风格,员工的素质。这些都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弄清楚的。

蒋理回了办公室,跟李小明通了电话,李小明也没多说什么,他那边已经是深夜了。

蒋理疲惫不堪地脱掉了衬衫,换上了舒适的T恤。蒋理的办公室简直就是个试衣间,他不用回家,应付各种场合的行头他都放在了自己办公室的文件柜里。靠着老板椅,他歇了一会儿,想了想下一步的工作。

投资商现在成了工作的重点。

要是有一本各个投资商的名录就好了,美国就有,还挺全的,蒋理在硅谷一家投资商那里看到过这样的名录。可中国没有,因为太少,还没发表。蒋理又开始怀疑,是真的有,蒋理不知道呢,还是真没有呢?其实是真没有。

蒋理决定让行政经理干这个活儿,挨个儿大学地打电话,问他们的园区都有哪些投资商。

各个创业园看来是对做出一本本园区的入驻企业的名录更感兴趣。华园的创业基地便在柳上青入驻的那几年做出来过一本,当时园区的人还问柳上青要个照片,准备用美女老总的宣传词呢,但立刻被柳上青否了。不能登照片。柳上青认为自己不需要这样大规模地撒网。但蒋理觉得他可得大撒网了。

行政经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很快一下午就拿出了一份相对完整的各园区投资商的名录和联系方式。

发商业计划书这种事还得蒋理亲手做。于是一晚上蒋理没干别的,就是广撒网了。并且每发一份也附带着发给了李小明一份,好让他知道公司都给哪些投资商发了商业计划书了。

第二天天边露出鱼肚白时,蒋理刚做完这份发邮件的工作。投资商就是收到了,也得花时间看一看呀,蒋理决定回家睡觉去。

殷强没再问什么,只是他的两个手下问了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

蒋理看不透殷强的打算,但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们在同一个园区,投资方很方便盯着他们企业。当然,蒋理也不可能光守着他一个投资商傻等。蒋理下一步的工作也是广撒网。国内的、国外的投资商一起招呼上。

投资界讲究的是快进快出,两三年,顶多五年,资本要带着利润撤出来的。当然,越快越好。

对创业者来说呢,资本方的快进快出也能加快创业方尽快实现利润。有的创业者就习惯于做好一个企业,卖了,再做一个企业,再卖。这样的创业者还有个学名,叫“连环创业者”。这个学名也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意即不断创业的人。

其实在蒋理内心深处,他是同意自己的公司更适合卖掉。上市的可能性太小了,网上支付的江湖早已被超极巨无霸占领了。小的网上支付商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生意。

其实蒋理也知道在网上支付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大的支付公司会赢者通吃的。但要真让蒋理现在就决定将来把公司卖掉,他还真有点舍不得。他没有这么清醒地为公司将来的结局做个打算。他才刚刚到了找投资商这一步。

黄华的投资资金是自己出一部分,同时找了几个朋友一起攒的一个小基金。而殷强的投资资金是大基金的一小部分。所以两家其实大小是差不多的。但黄华对蒋理的公司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其实倒还不是网上支付竞争太厉害,而是黄华在硅谷时就认识蒋理,他的性格和蒋理的性格有点不搭,也就是说黄华看不上蒋理这个人。

但殷强呢,他不认识蒋理,所以也就就事论事地得出了蒋理的公司适合出售的结论。当然,这离投资还远着呢。投资商不是没有压力,就象政府一般在年底突击花钱把预算都花出去一样,否则下一年的预算可就变小了,投资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把钱投出去,这样,他们下一年的资金也会相应减少。所以,殷强的压力也并不比蒋理小多少。尽管压力大,但也不能草率行事,用功的投资商就会在广撒网上下功夫。他们的工作就是在一堆砂子中找出金子来。

蒋理有点奇怪还没到哪儿呢,殷强就问出了个派财务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殷强早早地提出了控股权的问题。为什么这么早提呢?主要是看蒋理的态度。态度令资方满意的话,别的事再继续谈。如果态度很反对的话,那后面的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有没有没要投资商的钱就做大了的企业呢?当然有,简直是有的是,但那都是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做大的。

天热,有空调,蒋理也热。于是解开了衬衫的扣子,一边解一边解释说:“现在看起来是难看了一点,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把中银的合同总额放到里面。”蒋理心想,我两天前刚签的约,现在怎么可能体现在财务报表里。

殷强问:“如果我投资你公司的话,我会派给你一个人做财务,你愿意吗?”

当然有看打眼的时候,高志高至今仍是黄华的隐痛。殷强虽然是刚回中国大陆,但是他可不是个新手,他干投资可有个十年了,只不过回中国大陆,他是第一次挑头。有压力,但不能说是没经验的新手。

殷强在蒋理所在大学创业园的园区租了个办公室。投资商真是不需要多大的办公室,有一间就行了。但殷强还是按照国内的规矩租了100平米,他手下有几个人,一人一间办公室。装修得极有品味,怎么说殷强也是打着总部大名呢,不能塌了台。

如果照殷强这样想的话,蒋理的企业就未必是他认为的最好的选择了。蒋理的企业已经做了三四年了,但现在仍然是亏损,虽然有大银行的合同,但以殷强的理解,大银行的合同也是朝不保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大趋势是各个大银行有自己的网上支付手段,他们就算有外包的,但殷强是想,外包不了多久的,大银行肯定会收购一些网上支付公司成为它们的一部分。

收购是好事,但是就是不知道银行会出多少。就这样,殷强还没见过蒋理就将蒋理公司未来的结局想好了。

接到蒋理的电子邮件后,他打发手下的一个人去看看这家公司。公司没什么特殊的,10多个人的规模,但素质看上去都挺高的。于是,殷强打了电话约蒋理过来一趟。

在会议室里,殷强和他的两个手下等着蒋理和他的技术主管做PPT演示。蒋理心里其实挺希望这家投资商能够投资自己的公司的,毕竟这家投资商威名在外。殷强要助理给大家送来了咖啡。蒋理一下子放松下来,发现自己和殷强其实还是挺对脾气的。

殷强喝了口咖啡,清了清嗓子,问蒋理他们两个:“你们的财务报表可是很难看的呀。”

殷强和硅谷的人并不熟,他一直在纽约,上学时也是在美国的东部大学上的。和硅谷的华人圈不熟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他可以客观地看待创业者的项目。但在投资界里也有一句话,那就是其实投资归根结底还是看人,表面上是看项目,实际上投资的是投资你这个人。李小明殷强是看过了,他没什么问题,做技术总监是适合他的,但是这份投资里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蒋理这个人,毕竟蒋理是CEO(总裁/总经理)。

殷强被总部派到中国大陆来做投资是比黄华晚了几年的。时逢美国金融海啸,总部决定扩大在亚洲区的发展。于是殷强就在金融海啸的洪流中来到了北京。金融海啸其实使投资界一片惊愕,很多人都在持观望态度,而不敢再大手笔下单。殷强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家象殷强这样规模在5个亿以内的小投资商,一年也不过投上两单。他们这样的投资商的策略是广撒网、深探底、慢下手、快回收。最后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投资一家中小企业两三年内就得要回报,所以是快回收。这种回收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个是李锦云那样的期望投资的企业尽快上市,这样投资方可以卖掉全部或一部分股份来实现利润;另一个就是把投资的企业尽快卖掉,当然要争取卖个好价钱。

象殷强这样给大基金打工的投资商最怕的是慢回收,回收的速度给拖下来了,总部那边派过来的资金总额也就会收缩。如果利润实现得快,总部那边会给这边追加资金总额。所以,殷强需要的是两三年内能卖得出去的企业。

阅读创业密码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