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王昌龄在龙标过年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就这么定了,摆酒宴!”酉县令果断决定。

王昌龄正而八经地在西边龙标县当起了县尉。一连许多天,王县尉在县府召开会议,传达玄宗皇帝关于大办教育的指示和讲话,以及“办书院好“的题词,传达朝廷关于大办教育的有关文件。在官员们的陪同下到处走,搞调查研究,了解民风民情。晚上回到县衙参加官员们的宴会,有时候也在百姓家里吃冬鱼。

眼看快要过年了,王昌龄对明年的办学做了一些安排,争取在明年春季把西边龙标第一所官办学堂办起来。做好安排之后,王昌龄与周参军田师爷三人回到了东边龙标。

最忙的还是王县尉,过年了,麻烦王县尉写几幅对联,既有意义,又大吉大利。因为王县尉是朝廷的命官,又考过状元,又是大诗人,有他文曲星下凡的王县尉写的对联贴上,一定让自己家蓬荜生辉,大吉大利,儿子读书厉害。自王昌龄从西边龙标县回来,家里就放满了红纸,都是要王县尉写对联的红纸。对联被陆陆续续拿走,又陆陆续续拿来,直到三十夜上午还陆陆续续来人拿着红纸要王县尉写对字。王昌龄一直忙到三十夜的傍晚时分才把所有的对字写完,王昌龄松了一口气,但是家人却催着他快点入席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是孩子们拜年的日子。从清晨开始,一拨一拨的拜年队伍就连续不断地来到家门口,他们背着布袋用来装甘蔗。不过,拜年的都是男娃,女娃不能够拜年,女娃上门,带来晦气,所以这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拜年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女孩子知道自己不能拜年,只能眼睁睁看着男孩子享受拜年的乐趣。

龙标人的习俗,小孩子拜年主要给甘蔗,每人一节,三十夜晚上都要把甘蔗削掉外皮,砍成一节一节的,放在篮子里或者筐子里,准备第二天早上娃娃们拜年。但是王昌龄家里没准备甘蔗,王昌龄给孩子们铜钱,但是孩子们不要钱,只要甘蔗,孩子们听大人们的话,甘蔗有节,做人要有节,而且节节高。但是王昌龄家没准备甘蔗,只得给孩子们糖果糕点。拜年也锻炼孩子们的口才:“王伯伯宇阿姨拜个年,尝尝你家甘蔗甜不甜!”“王伯伯宇阿姨拜个年,给娃娃一节甘蔗比糖甜。”“王伯伯宇阿姨拜个年,给娃娃甘蔗又长又甜。”……

也常常有人给王昌龄家送鸡鸭,王昌龄不收,他们就说,鸡鸭自己喂养的,你们做官的人哪有地方喂呢,好了,不要多说,给一只杀了过年。

三十夜终于到了。龙标百姓有一句俗话:“三十夜有三十条门路。”就是说,三十夜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打扫卫生的地方一定要打扫,决不能在不卫生的环境里过年,过了年,正月初是不能够扫屋的,因为扫掉了垃圾就扫掉了财喜;对联、门神、喜钱都必须贴好;给家中先辈烧香纸是第一件大事,阳间人过年,阴间人也要过年;首先土地祠烧,千里来路要问当方土地;接着是祖坟;在就是社神、牛栏、猪圈都要烧一点,保佑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最后是堂屋神龛,放鞭炮请列祖列宗上席吃团圆饭。

王昌龄家里没有太多的准备,但是王昌龄一家仍然享受着过年准备工作的繁忙。今天是张三家杀年猪,要请王昌龄一家去张三家里吃猪泡汤(将猪血、猪肠油、花油、猪粉肠、猪泡泡肉和萝卜丝混合一起煮一大锅,另有猪肝小炒一碗,大家围着锅子吃),王昌龄一家开始不肯去,但是被张三家的人死拽蛮拉都拉了去。

有道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王昌龄一家几乎天天在别人家里吃猪泡汤。

年糍粑也送来了,张三家送一叠(五到十个),李四家里送一叠,王五家里送一叠……麻烦了,哪能够吃那么多呢?于是有邻居告诉王昌龄,可以把年糍粑用缸子或者桶子用水浸起来慢慢吃,于是王昌龄按这种方法做了,还真的行。

“不行,王县尉既然是来我们龙标县赴任,就得首先把上任手续办了,有什么事情要办慢慢来,首先办了手续,我们也好为王县尉设宴接风。那县尉的工作本官已经代理了两三年,好容易盼来一个专职的县尉,来,快把县尉办公室的卷宗接下来再说。”酉县令说罢就拉着王昌龄向县尉办公室走来。

王昌龄心中很矛盾,自己怎么能够同时在两个龙标县任县尉呢?别说时间不允许,如果朝廷知道了,这担任黑职的罪名就大了,所以此事万万不可。但是眼下酉县令要赶鸭子上架,怎么办呢?总不能跟别人县令翻脸吧?于是王昌龄采取“看着办”的态度。

王昌龄跟着酉县令来到县尉办公室,酉县令把成叠的案卷、公函、文件都一一向王昌龄做交代。忽然一份文件的开头有“黔中道黔中郡龙标县”一行字,王昌龄到底明白了,原来这里是西南的黔中道,而巫州那边的龙标县则属于江南西道,两个龙标县虽然同县名同郡名,但是在更大的行政区划上却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范围。至于两个黔中郡,则很可能在历史上是指同一地域,现在分成了两个辖区,但是还用着同一个郡名。

这时候准备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家家户户都忙于准备年货,打年糍粑、做豆腐、发糖散(散饭)、打扫卫生、杀年猪、杀鸡鸭、买好烧香烧纸、买好鞭炮,给孩子们准备好新衣服,计划好给孩子们的压岁钱,能够自己酿酒的早已酿好一坛米酒或者糯米酒、苞谷酒之类,只等三十夜吃团圆饭开坛。自己不能酿酒的必须在三十夜之前把过年的酒买回家中。奥,差点忘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已结婚的和没结婚但是已经定亲的男女青年,都要为正月里拜年做好充分准备,以腊猪腿为主的拜年礼物必须准备周全,另一方则要为郎巴公的打发做好充分准备,一根挑花手巾、一双布鞋、一两身新衣服是最基本的打发礼物。不管是男青年去岳母家拜年或者是已婚少妇带着男人和小宝宝回娘家,到了初二,最迟初四,都必须出门。这等等等等的工作都必须在三十夜之前做完,所以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

王昌龄一家刚刚从江宁来到龙标不久,对龙标的风俗当然不是很了解。江宁属于大都市,跟这里过年的气氛又大不一样,但是这不是很重要的,以大唐天下之大,各地的风俗自然有很大差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三十夜的团圆饭。

“我酉育才要的就是王县尉这一句话!不过……”酉县令压低声音说;“王县尉,我酉育才跟你订个君子协定,你呢,虽然不是我们西边龙标县的官员,但是在名义上你还得承认你是我们西边龙标县的县尉,这样以来,王县尉也可以堂堂煌煌地开展工作,如果百姓知道你不是这里县府的官员,事情可能难办些,名不正言不顺么。王县尉你说怎么样?”

王昌龄心想,这酉县令赶鸭子上架还真的让他赶上了,“曲线救国”,他这不是曲线救国么?历史上哪位大智居然创造出这样的成语?不简单呀。让我王昌龄堂堂煌煌做一个冒牌的县尉,我王昌龄苦了,但是他们倒笑了。他们笑了也好,让我王昌龄吃些苦,换来他们龙标人的笑,也值。王昌龄这么想着,答应酉县令说:“好吧,反正我在东边龙标县也是县尉,用不着更换名目,只要这边县府没有我王昌龄任职的档案,也不会出政治问题。”

王昌龄想到这里,指着那一行字对酉县令说:“酉县令你看,你们这个龙标县属于黔中道,而巫州那边的龙标县属于江南西道,我的调令上写得很明白,是调往江南西道巫州龙标县任县尉,所以这一边我就对不起了。”

酉县令看看那一行字,又听王昌龄这么说,顿时满脸颓丧,叹口气说:“官员们的满腔希望到底落空了。”

“天大的笑话,王县尉来我龙标县赴任,怎么半路上把别人截下来呢?他巫州那边还有王法吗?”酉县令忿忿不平地说。

“是这样,那边也实实在在是一个龙标县,下官在那边已经做了不少事情,并且已经在那边安家了。如果酉县令有什么事要下官办,我们慢慢商量。任县尉的问题,是不是暂时别谈?”王昌龄征求酉县令的意见。

王昌龄听酉县令这样扫兴,心里有些难过,安慰酉县令说:“既然官员们这样看重下官,那么这样吧,我王昌龄不能堂堂煌煌做你们这边的龙标县尉,但是我可以常常来这里走走,你们有什么事要我王某效力,我王某当尽力而为,这样行了吧?”

酉县令听王昌龄这样一说,又重新有了希望,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既然王县尉愿意经常来这里走走,还可以为我们做事,那也好哇,也不在于天天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我们龙标县的官员们也就图王县尉这个大诗人的响名声,当然,我们很希望王县尉把你在江宁办教育的经验在这里传播,我们龙标县缺的就是文化。‘五溪蛮地’,全是一群土蛮子,带着这顶帽子不光彩呀。”

王昌龄终于明白了龙标县官员们的希望,原来他们就希望我王昌龄来这里办教育,办学校,发展文化事业,这种愿望很好,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搞出一些成绩,也是我王昌龄的初衷。想到这里,王昌龄爽朗地说:“酉县令,如果你们想办学校,发展教育,我王昌龄虽然不是这里的官员,但是我愿意鼎力相助!”

话说王昌龄在三位引带下来到县衙,苗军对着一处叫一声“酉大人,王县尉来了!”接着从一间房间走出三四人,他们径直朝着王昌龄走来,当他们走近王昌龄,苗军指着王昌龄介绍:“这位就是你们天天叨念着的王县尉,你们先好好看看。”

“哟,想得我姓酉的好苦,王县尉呀,我们以为这穷乡僻壤你不愿意来,你到底还是来了。咦,怎么没带家眷?”站在最前面的大个子首先打招呼。

“王县尉在巫州那边已经在担任县尉了,那边也有个龙标县,并且已经工作了两三个月,王县尉是九月到的吧。”苗军说。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