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李白金陵访少伯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这一天,王昌龄收到李太白的信,拆开信封,里面就是一首诗,写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想不到的是,就在收到李太白信的后面十多天,李太白又找到了王昌龄在青溪的家里来了。这一下王昌龄高兴了,忙拉住李太白的手问长问短。酒宴摆上,长谈开始了。

“听说太白兄弟在翰林院搞得好好的,为什么又走了?”王昌龄关切地问。

“又怎么啦?”

“耻辱呀。有一天我忽然想,我这翰林学士是来做什么?名义上是给皇上当秘书,应该给皇上写出几篇响当当的文章,能够让我大唐更加繁荣昌盛的文章,这样才显出我李太白的价值,也才能够不负我李太白几十年来的抱负,但是现在怎么样?天天陪着皇上两口子玩,给皇上两口放几个香屁,你说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意义?我李太白做了人家的御用文人,做了他皇家的一只狗,呸!”李太白忿忿不平地连吐口水。停了停李太白又继续说:

“我李太白咽不下那口鸟气,于是我就想报复。但是我李太白拿不出什么有效的报复手段,于是我就想方设法躲避。皇上派人来叫我,我就打发助手说我不在家,再万一不行就装病。当然皇上也不是二百五,他知道我躲着他,于是渐渐地皇上也不理我了。”

“你跟高公公拖鞋是怎么回事?”王昌龄又问。

“说起来,现在朝廷也就只有高公公还值得我李太白尊敬。也许是‘惺惺惜惺惺’,那高公公对我李太白也格外看重。至于那次高公公给我脱鞋的问题,说起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因当时有一外国使节来我大唐请皇上给他们的国王加封,因玄宗皇帝不懂外文,需要一个精通外文的大臣代替书写诏书,但是在场的大臣没有一个能够代替皇上书写,高公公知道我行,于是提议让我代替皇上起草诏书。为了庄重,书写者需要登上高台,我正准备登上高台,高公公忙说:‘把鞋子脱掉,更加郑重些。’我说:‘没关系吧,不就是一篇文章吗?’高公公走近我说:‘来,把你的脚伸过来让奴才给你脱鞋。’我说:‘那怎么行呢?能够委屈您老人家吗?’高公公说:‘不要罗嗦,我高力士什么身份?皇上身边的奴才;你李太白什么身份?皇上的贴身秘书,这奴才跟秘书的身份相比,能够相比吗?所以呀,让我高力士给我们的翰林学士李太白拖鞋,这是我高力士的福气。’高公公不由分说,抓住我的脚就把我的鞋子脱掉了。”

“但是后来人们都说你离开朝廷主要是跟高公公不和。”王昌龄说。

“没有的事,风言风语自然有人煽风点火。我很敬重高公公,高公公也常常私下里跟我交往。”

王昌龄问李太白有什么打算,李太白说:“没什么打算,多走些地方,大唐的山河处处有奇景。不管朝政是清明或是腐朽,但是江山永远美丽,这叫着什么?这叫着‘世事如烟,山河依旧。’尽管人间沧桑,朝代更替,但是我大中华的江山永远美丽,我李太白将尽我毕生智慧来讴歌它,也让我李太白的名字与我大中华美丽江山永远共存。”

“说得好呀,说得好!大唐的山河处处有奇景,我王昌龄现在要去的神秘地方巫州龙标,一定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吧?啊?”说罢,二位诗坛巨匠爽朗地大笑起来。

这天,李太白要走了,王昌龄送至秦淮桥,二人互相看着,王昌龄吟道:“我有佳句道不得,诗仙有诗在前头。”

李太白对道:“诗家天子没下诏,太白有诗不敢吟。”

“这留别的诗,我们就两免,两免!”二人大笑而别。

“可以把那两首诗背一背吗?”王昌龄问。

“呸!现在我一想起那两首诗就作呕,还要我背!”

“要说受了委屈,我李太白这委屈就大了。”李太白压低声音说:“呕了皇帝爷的气呢。”

“没那么严重吧,难道皇帝爷真的老糊涂了?”

“说起来也怪我李太白自己,那时候我刚进翰林院不久,玄宗皇帝带着杨贵妃和一大帮歌妓在宫中玩乐,特意把我李太白也带上。正玩得高兴,皇上要我写一首诗描写那快乐场面,那时候我也高兴,于是一首《官中行乐词》就被我弄出来了。皇上高兴,给我赐锦袍一件。过了几天,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皇帝与杨玉环同赏,皇上又要我作诗,于是我作了一首《清平调》。”说到这里,李太白停下不说了。

王昌龄忽然想,还好,皇上到底不糊涂,虽然给我王昌龄一点处罚,但是问题不大,人在青山在,何况自己还保留着朝廷命官的身份。但是王昌龄哪里知道,不是高公公插那一杠子,他王昌龄此时不是做了长安菜市口的冤鬼,就是蹲在大理寺的监狱里以泪洗面。

过了两天,王昌龄又收到长安来的一封匿名信,王昌龄拆开信,里面就一句话:“好好给东阳公主扫墓。”王昌龄有点愕然,什么意思?东阳公主?坟墓在哪里?王昌龄忽然内心一动:高公公!王昌龄忙翻出当年高公公那封信看笔迹,正是高公公的笔迹。王昌龄恍然大悟,是高公公救了自己一命。高公公还告诉自己到龙标以后要给东阳公主扫墓。

王昌龄谪贬龙标的消息立刻传播开来,于是县府的官员们、金陵府的官员们和远远近近的朋友们都纷纷前来看望,从下面几首诗可以看出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出两句诗。

“怎么了?受了什么委屈了?”王昌龄问。

刚送走岑参,辛惭又来了。辛惭同岑参一样,虽然年纪轻轻,跟王昌龄属于“忘年交”一类,但是作为朋友就已经很老了。老朋友来了,酒宴是必须要摆的。酒过三巡,王昌龄说起当年辛惭帮忙在青溪买房安家,辛惭为王昌龄垫付了一千多两银子的房价,王昌龄几次提出要还给辛惭,但是辛惭坚决不收,王昌龄也只好罢了,如今王昌龄要远走巫州,何年何月再得相见难以预料,想到这里,王昌龄感慨万千,一股离愁别恨油然而生。一首《别辛渐》被王昌龄用满含忧郁的语调歌唱而出,歌曰: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重别李评事》: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送李棹游江东》: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奉皇上旨意:淮南道江宁县县丞王昌龄,玩忽职守,纰漏百出,况有僭越名号之举,情节严重,本应重罚,皇上仁慈,宽大为怀,念王昌龄年近花甲,故生怜悯,从宽发落,特降职调江南西道巫州龙标县任县尉,领从九品下,望收此函后随即启程赴任,不得延误。切切!吏部(印)天宝七年辰月望日”

王昌龄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性命之忧与牢狱之灾总算过去了。王昌龄当即把消息告诉了凤娇,凤娇一阵狂喜,口里大声叫唤着“昌龄哥没事了!昌龄哥没事了!”到处转,她急于把消息告诉所有的家人。

一天,在长安诸王府担任兵曹参军的岑参回到荆州江陵看家,听说王昌龄谪贬到了巫州龙标县任县尉,于是来到金陵青溪与王昌龄聚会。二人谈起八年前在王昌龄老家灞上芷阳村的聚会,那时候岑参还只有二十五岁,也还没有功名。直到三年前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才考上进士,又通过博学宏词选试中第,才进入官场,在西都长安的诸王府担任了一个武职兵曹参军。

王昌龄说起这些年在江宁的经历,眨眼之间就是七八年过去了,真是感慨万千!岑参在王昌龄家里呆了两天,临行,王昌龄用一首《留别岑参兄弟》作为留别,诗曰: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机关算尽的李林甫好懊丧,眼看着王昌龄已经万难活命,想不到半路上又杀出一个高力士,这只老不死的阉狗,八九年前是他坏了我李林甫的好事,这一次又是他……咦,我怎么事先没想到这一着呢?

现在在李林甫的心中就把一个人没奈何,他就是身为骠骑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渤海郡公的高力士。因为高力士不论从在朝野的名望、官阶方面都高于李林甫,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也不比他李林甫低,至于个人品德才能等方面,则更远非他李林甫可比。常言道,良善之人,自有贵人相助。这王昌龄就是得到贵人高公公的相助才一次次躲过劫难。

王昌龄一家在忐忑不安中吃了在江宁的最后一顿团圆饭。又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在江宁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三月二十八这天,王昌龄收到了盖有吏部大印的公函,王昌龄拆开看,只见写着: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