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两泰斗相聚巴陵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万大操着一口长沙话说:“昌龄兄弟来得最好,明天我们正好一同回长沙。”

“明天你就要走?”

“县府来了急函,催我回去,只怕有要紧事,所以我不得不尽快赶回去。”

接着,何方带着王昌龄夫妻来到城西的蔡伦故居。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永平末年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元初元年,安帝封其为龙亭侯,食邑三百户。蔡伦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勤奋好学,办事专心尽力。

永元四年,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

何方和王昌龄夫妻来到了蔡伦故宅,里面有前、中、后三栋房子。在房子的右侧有一个长约五六十丈、宽十六七丈的池子,据说那就是当年蔡伦回家乡传授造纸术时用来浸泡纸浆的池子,后人把它叫着“蔡子池”。

何方与王昌龄夫妻来到故宅后院,走进当年蔡伦造纸的手工作坊,作坊内有沤料、捣料、抄纸、榨纸、分纸、烘(或晾、晒)干纸的古老造纸工序。

何方与王昌龄夫妻还浏览了故居东侧的蔡侯祠,以及故居后面不远处的蔡伦墓、宝鼎等古迹。

接着,王昌龄夫妻与何方浏览了三国时代蜀国名将赵子龙居住过的官邸,当年赵子龙取桂阳后就任桂阳太守三年,在桂阳“将军之绩,山高水长”。王昌龄夫妻同何方浏览了“赵云屯兵处”、唐代摩崖石刻、子龙村、鹿峰诸葛台和子龙亭、赵侯祠等有关赵子龙的历史文物古迹,还品赏了后来成为桂阳特产的“子龙坛子肉”。

一连几天,王昌龄夫妻在何方的带领下,浏览了荷叶镇的潮泉风景区、东塔风景区和春陵江风景区,还有城北的莲塘风景区,西北的坛山风景区。尤其是荷叶镇周围的景点不少,境内风景名胜有潮泉、仰天巨佛、金仙寨、回龙庵、牛叫石、天然水库、分水岭等。每天游客络绎不绝。还到过距县城二十多里的舍人渡、天鹅湖。

这一天王昌龄要走了。临行,王昌龄的一首《何九于客舍集》作为留别,诗曰: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罍觞且终宴,功业曾未了。山月空霁时,江明空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如松筱。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王昌龄叔侄离开桂阳向北进发,经过衡阳、长沙到达巴陵。王昌龄想起去年在巴陵巧遇刘处士交了朋友,于是想去刘处士家里看看。

当王昌龄叔侄出现在刘处士的家门口,令王昌龄想不到的事情又出现了:刘处士居然随同李太白一同出现在王昌龄的面前。

“哟,青莲居士也在这里?这世界你说它大它也真的大,你说它小呢,它也真的小,你看,我们不是又狭路相逢了吗?”王昌龄一席话说得大家大笑起来。于是大家进屋坐下来,摆上酒宴。

“王大哥呀,这一趟岭南吃了不少苦吧?”李太白问。

“不怎么样吃苦,就那么回事。不过,高公公那宅院倒很适合我居住。”

“这么说来你们住在高公公的宅院里?”

“高公公那位兄弟冯文倒是讲义气的人,老哥一封信去,就把我王昌龄看着兄弟了。哎,太白兄弟近两年怎么没有动作?”

“四处碰壁,看来我李太白当初把入士看得太简单,名士举荐?不那么容易。但是要我改变初衷进入科场打拚,我李太白也不干。不当官就不当吧,反正我李太白不缺酒钱。”

“我们知道你太白兄弟不缺钱,有大老板兄弟做后盾呀,不像我,朝廷不给我发工资,我就得回灞上种田。所以我王昌龄还得去朝廷看看,如果给安排一个小小官职,还得老老实实去上班。”

“太白兄弟,不是我说你,你是不是眼界也太高了一点?‘非翰林以上不入朝’,一上去就要当皇帝爷的秘书,这容易吗?”刘处士说。

王昌龄接着说:“你太白兄弟也真是,心比天高,不像我王昌龄,干了十多年还在那个校书郎位置上,芝麻官。但是我王昌龄不贪心,有点工资养家糊口也就得了,怕的是这个芝麻官还保不住,这一次不是差点……”

“你王大哥呀,就是……怎么说呢?你想想,你在那篇《陈情表》里说皇上‘亲小人远贤臣’,很明显你是为张九龄丞相抱不平,再说,你那‘小人’指的谁?人家李林甫不是呆子,他会放过你吗?”李太白说。

“当时情急,没考虑那么多。”王昌龄说。

王昌龄与李太白在巴陵玩了两天,这一天要分别了,王昌龄用一首《巴陵送李十二》作为留别,诗曰: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何方带着王昌龄夫妻来到了当年桂阳公主住过的府邸,正是人去楼空,旧物犹存。当年桂阳公主坐过的藤椅、睡过的龙凤床,用过的餐桌、餐桌上的碗碟杯盘历历在目。想当年,长广公主以千金之躯下嫁陇西人赵慈景,始封桂阳。高祖得天下以后,封赵慈景为开化郡公,为相国府文学。接着提升为兵部侍郎。任华州刺史。在讨伐尧君素的时候战死,被赠秦州刺史,谥曰忠。后来公主改嫁杨师道。这杨师道绝顶聪明,有诗才,善书法,封安德郡公。贞观中,拜侍中,参豫朝政,迁中书令。

说起杨师道的诗才,王昌龄当然很熟悉,当即背诵了杨师道的名作《陇头水》:“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第二天,何方与王昌龄把万大送出县衙,临行,王昌龄口占一首《送万大归长沙》作为留别,诗曰: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二人送走万大,回到县衙何九家里。忽然天气阴凉起来,凤娇就想到外面到处走走。三宝叔年纪大些,不想去外面走,于是留在家里躺凉床。何方带着王昌龄夫妻到外面去观光。

王昌龄说,除了四季桂,绝大多数桂树在九十月开花。桂树也结果,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通常每年九十月开花,次年四月果熟。王昌龄指着那些既没有花又看不到果实的桂树说:“那几棵桂树就是前面四五月里摘完了果实。”

王昌龄还告诉凤娇,桂花和桂子历来是诗人们吟咏的对象。战国时代的屈原在《楚辞?九歌》里有诗句:“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本朝以来,桂花栽培盛行,吟桂蔚然成风。大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就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

王昌龄正给凤娇和三宝叔讲有关桂花的知识,忽然前面来了一人,身穿青色官服,王昌龄正觉得眼熟,不想那人竟然快步走到王昌龄面前,亲切地拉住王昌龄的手,王昌龄一时记不起那人的名字,问:“敢问朋友是……你认识我王昌龄?”

“哪怎么行?我王昌龄刚刚来到何九家里就要让我走,难道何九家供不起我王昌龄的酒?这样吧,你事情紧急就先回去,我呢?既然来了,暂时不考虑北行的事。万大兄弟你看呢?”

三人说着话,已经在客厅坐定,早有家人捧出西瓜,切开,给王昌龄叔侄每人一块西瓜。

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向县衙走来。

到了县衙,何方径直把王昌龄三叔侄带到自己家里。何方叫一声:“万大你看谁来了?”接着从客厅走出一人,王昌龄一看,大声道:“万大你个长沙老,怎么也到这里来了,是不是到这里接你昌龄哥来了?”

那人用手在王昌龄肩膀上拍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接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桂花,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度由四五尺到五六丈。树冠圆头形、半圆形和椭圆形,树冠伞形。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革质光亮。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叶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三至五朵生于叶腋,香气极浓。叶腋生成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

王昌龄说:“桂花树有多种不同品种,你们看,那种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叫着丹桂;那种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是银桂;那种花朵金黄,气味较浓,叶片较厚的叫着金桂;还有那种桂树四季都开花,叫着四季桂。”

二人大笑起来。原来那人姓何名方,排行第九,当年王昌龄初任校书郎,在花萼楼曾经见过一面,并且有过简单交谈。后来何九来到南方担当外任,想不到此时在桂阳相遇了。

“听说昌龄兄弟去了岭南,现在该回朝廷接受任命了吧?”何方问。

“皇上高兴了,我王昌龄自然要沐皇恩了,现在不是从岭南回来了吗?”

王昌龄叔侄已经到了郴州,由于离郴州不远的桂阳是著名的古城,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历史名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唐高祖的女儿桂阳公主的府邸,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故居,三国英雄赵子龙住过的官邸等等。王昌龄决定去桂阳呆两天。

王昌龄三叔侄来到了古城桂阳。现在三叔侄下了马车走进一条街道,三叔侄立刻被城内的特有风格所吸引,原来这里真正称得上是一座“桂城”。但见街道上、店铺房舍的前前后后、城内的所有空隙地方,都是各种不同品种的桂树,它们有的正在开花,有的花已经开得正热烈;也有的没有花却挂满果实,还有一部分桂树看起来果实已经被摘完了,枝条在炎热的阳光下显得比较冷落。

王昌龄三叔侄虽然对桂花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样一座满是桂树的城池却还是第一次看到。由于王昌龄的见多识广,对桂树的许许多多不同品种都有所了解,所以现在王昌龄又可以给凤娇和三宝叔当老师了,课题就是桂树的种类和不同特点。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