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孝敬的母亲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现在虽然生活好了,物资丰富了,经济条件提高了,但这种纯真的孝顺,代间的亲情,却在渐渐的淡化。随之而被“一夫妻一孩子”这样排列方式的小家而代替。把孩子放到超出一切的位置,老人却成了免费的佣人、保姆。挑三拣四,呼来唤去。老人做好了饭,不招手不来吃,吃完饭,碗一推,筷子不拿碗不洗。老人收拾完,将孩子一交,扬长而去,却不能批评一句,老人得看着孩子眼神说话。一些手到即来的活和东西,叫喊着她奶奶,她姥姥的给递到手上,这些任务完成后,年岁也大了,便成了包袱。而回家看看便成了孝子女的标准,常回家看看却成了老人们的奢求。相比之下,上代人的道德是何等的高尚。同时叫我们也为下代人种的这种因,到他们老时将会结出何种果而担心!在回忆父母品德时,不由得引发出这些感慨,不知对后人能否有些教育和启迪。然而这些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代儿女们的心中。

爸爸随部队南下后,家中爷爷奶奶、小姑及妈领着姐姐,在我们的家乡--黑龙江尚志县乌吉密乡安山村太平沟屯生活着。

叔叔被被抗联将军,当时省主席冯仲云,安排到省政府开车去了,爷爷是抗联的元老,在抗联时和爸爸都相继入了党,东北解放的四六年秋,珠河县第一届农工代表大会,爷爷自然成为县工农代表。并在会上提议将珠河县,用抗日英雄赵尚志烈士的名字,易名为尚志县,被入会代表一致通过,并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因而爷爷受到全县人民的尊敬爱戴,只要县政府召开会议叫他参加,会上就和省县领导一样,坐到主席台上。

而妈妈也被选为县工农代表,并担任乌吉密乡安山村的村长。这样,我们家在爷爷的带领下,全部参加了革命,前方有为解放全中国冲锋陷阵的爸爸及后来参军的姑姑,后方爷爷和妈妈带领着乡亲们,按党中央毛主席的部署,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进行土地改革。同时,筹集粮食,做军衣、军鞋,建立可靠地后方基地,支援前线,解放全中国。

由于妈妈对党的忠诚,对土地改革又立场坚定,工作能力和水平高,又有群众基础,四七年六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六年农历八月十四,我便荣幸的出生在这个革命家庭中,妈怀我时,正是刚解放,生活极其艰苦,妈起早贪黑,不分白天黑夜,带领村里的贫下中农进行土地革命。妈虽不认识字,在土改时的识字班认了一些字,可妈是位非常聪明,且记忆力极强的人。妈的童年要是在解放后的年代,可以放量读书的话,她一定会考取重点大学,说不定能获取硕士、博士学位。

我小时候爸爸南下,那时可以和爷奶享受同等待遇。和我同岁的叔伯姐却不能享受,因为这是爷爷重男轻女特准的。爸回来了,爷去世后,弟弟妹妹相继增多,爸的待遇提升到奶奶的级别,自然我的特殊待遇被取消,心里很不平衡,每逢杀鸡吃饭时,决心不看奶奶爸爸他们,以免被认为都这么大了还馋嘴。但还是个孩子,自控能力差,不自主的用眼角斜视他们。但这一切逃不过细心妈妈的眼睛。

每逢这时,妈便会显出了既好笑又疼爱的样子,悄声的对我和姐说:“你们还小,吃好东西的时候在后头呢,你奶岁数大,爸干活又累,听话!”我们用紧闭嘴连连点头,算是做了回答。后来时间长了,这种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接受了,也继承了。一直被延持到我这一代,对下一代大点孩子还有影响。

在当时她听了领导的讲话和报告后,可以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记住,传达时按农民的语气进行传达,效果更好。妈语言简练,逻辑性强,说话不重复,语音洪亮,歌又唱的好听,什么抗日歌、土改歌、东北流行歌曲,特别是多少次妈妈用着“小放牛”“月牙五更”等具有催眠功能的摇篮曲,动情的将我送入甜蜜梦乡。回忆到此,妈如果年轻在改革开放年代,没准会成为众人喜爱的歌唱家——一代歌星。

听奶奶姑姑姐姐说,家距离北圈子四里,西圈子八里,乌吉密区政府四里路。每天不停的往返这些地方。最后临产前几天,还拖着沉重的身子到八里远的西圈子开斗争大会。我懂事后,不少邻里的叔婶大爷们开玩笑说我:“你从娘胎里就南北的闹革命,你算得上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了。”现在回想起这些笑谈,那不正是群众对妈忠诚革命事业的认可和最好的褒奖吗?妈生下我刚满月就又投身到土改的工作中去。说实在的好像我从娘胎中就接受革命教育似的,一点也不拖妈妈后腿。

奶奶后来对我说:“你小时候非常省事,在月子里,基本上没听到哭声,睡着了,啊啊两声,吃口奶又睡了,你妈开会,早上吃完奶,一睡就三四个钟头,在本屯开会,我送过去吃完奶,抱回来就又睡了,去西、北屯和区里开会,睡醒饿了,奶奶给你冲点面糊糊,吃饱玩会就又睡了,非常好照看。一天天的也不哭闹。”我就是这样支持妈妈全身心的投入到解放后的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与反敌特、地、富、坏分子、反攻倒算斗争中。

至于爸爸对外的交往,无处不在妈的支持和策应下,邻里和亲朋好友的往来、红白喜事,均无一疏漏。爸对兄弟姊妹的关系,大多又是在妈的提议和启发下,对爷爷和奶奶的孝顺,却无需爸爸的任何提示,妈都能顺其自然,恰到好处,安排好一切。

大姑、三姑两个残疾人,大姑父故去后,大姑每年大约有两至三个月住在娘家,大姑是哑人,有时奶奶都烦了,撵她走,都被妈给劝说住了,大姑的事由妈照顾,如果不是妈的关照,她是不能在家一住就是这么长时间。而三姑家却是,我家搬到哪,就把她带到哪,和妈相处如亲姐妹。

妈妈一般都为爷爷和奶奶做点小灶,放一张小桌单独吃饭。妈从不怕麻烦。我记事时家里杀鸡、鸭、鹅时,都是大腿,胸脯肉单独大块炖上,给奶奶爷爷一人一个大腿和胸脯肉。翅膀及小块肉爸爸和小点孩子吃。妈和大点孩子仅是啃点骨头菜及喝汤。

阅读珠河儿女之我的一家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