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鐏记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看那人的长相,大概有七十多来岁吧!就见他长着一张瘦脸,颧骨突出,眼窝深陷,但目光却显的十分敏锐。

也许是因为这个人各方面都显的很老,眼中的那点精气神,才会被其衬托的很是犀利吧。

我在心里自顾自的琢磨着,就见一边的小王走过去,在那老者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随后那老者才向我看来,嘴里吐出一口烟后,把手里的烟杆放在了桌上。

挠挠头,感觉这人好奇怪,但也没去多问。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对手珠,瓷珠上,有几个黑色的古字。

临来的时候,我看到过,那上面分别写的是“丹”和“虚”,这两个字在圆形的瓷珠上,大有讲头,不过这里还是不方便多说。

“老家的人过的可太平了!日子也安生了不少,窑里出了好东西,还惦记着,真算是有心了。”合上木盒,老者抬头看向我,摇了摇头,“可惜咯!没那个缘分啊。”

听着他的自言自语,我一脸茫然,他嘴里说的窑,是我们哪儿最出名的地方,在清朝的时候,那是官窑,出过不少好东西,但这里的传说也不少。

有人说,在那窑初建时,是个乱坟岗,之所以能烧出好东西,就是因为地下埋着的小鬼儿用它们的冥火在烧呢。

从窑里出来的瓷器,一般人也不敢碰,因为上面有那些小鬼儿的残魂,碰过的人一年半载都会倒霉。

当时这些传说屡见不鲜,甚至到现在还有人记得,可随着清朝从政的垮台,还有以后的时代大变迁,这座古窑却奇迹的被保存了下来,只有那些传说,也因为一代人信念的转变,而销声匿迹了。

听他说起这件事,我猜想他应该也是个老乡,可后面的话,就让我不明白了,可惜是什么意思,难道这礼送的还不够。

“你父亲来的时候,还说什么了没?”打开信封,他一边看信一边问我。

想了想,我开口回答,“嗯,其实也没什么,来的时候老爸说,让您老给我在这找个活儿来着……”

没等我说完,就被他打断了,“你喜欢古物,但并没有全心的去学习你们家的手艺,是没那个兴趣,还是怎么着?”

听他这么一问,我有些不置可否,最后回答说,“其实,其实也不是没兴趣,只是感觉这……没什么发展空间!”

他嗯了一声,头也没抬的说,“那你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曾经应该有很多人问,也又很多除我之外的人回答过。我想了很久,可最后的答案只有两个,不过我都不好意思说,只能回答,“您看我能干嘛,随便给介绍一个吧!”

“哦!”他笑了笑,放下手里的信,“看来你应该可以做他的同事。”

刘叔说的这个人,是我以后的同事,也是我在北京遇见的第一个灵友。

他叫敦铘,是一位很特殊的人,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位古文学的教授,也可以认为他是一位通灵师。

当时刘叔这样说的时候,我还不明白,那个人到底是谁,还有一个在我当时看来很重要的元素——这活儿一个月多少钱,在哪儿上班呢?

刘叔的回答只是简单的一句,“酬劳足够丰厚,但却要你耐心的去等!”

我当时没明白他这句哑谜是什么意思,可真正接近这一行的时候,才了解到,刘叔口中的“酬劳”是什么。

说完这番话后,刘叔拿出了一个酒鐏,“这个工作可是有考试的,今天一个晚上,你看一下这酒鐏是什么朝代,是真是假。”

丢下这句话后,我就被小王带到了另一个房间。当时我拿着那个酒鐏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脑子里只剩下那句“酬劳很丰厚。”

【Finishthischapter】

说着,我从包里把老爸交给我的盒子,还有一封信,都递了过去,可刚走到那人身边,忽然被他一把搭住手臂。

事发忽然,我毫无戒备,再要去问,那人又松开了手,接过了我递过来的盒子。

“你家老爷子来的时候,都跟你说过什么,让你捎来什么没?”

听他这话的意思,应该在之前就和老爸通了话儿。明白这点,也算是老爸给铺好的路子,只是我笨嘴拙舌的,也不知道怎么去套近乎,不过好在老爸有先见之明。

“哦,来的急,也没怎么准备。不过老爸让我带了几个小玩意儿,还有一封信和家里的土特产。”

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我虽然也没丢,可到我这一辈,恐怕也没剩下多少了,如果真只让我去当个学徒,凑个数儿,也还可以。

搞不清老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只能在心里猜测着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中午的时候,火车终于抵达北京,而来接我的是一位名叫小王的年轻人,问过情况之后,我们就一起在火车站简单的吃了点东西。

小王走后,那老者向我说,“老家的人都还好吗?”

点了点头,“还都好,”出门前,老爸嘱咐过,见的这位算是个大人物,让我说话注意点,可看眼前这位主儿,最多也就是个老烟鬼,难道还能是北京的什么大官儿。

我们一路走进了院里,那妇人把我们带进一间堂屋,隔着门帘儿,我隐约看到了一位老者。

粗略看了一眼,这老者手里拿着一杆老烟锅儿,一股淡淡的灰色烟雾在空中散开,当走进屋里时,我才看清这个老人的模样。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在这里汇集了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古文明传说。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那北京就应该是这棵大树众多枝干的源头了。

走入这个城市,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千百年,又或者是因为我原来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历史的囚笼。

闪光灯把一切都定格在这一刻,在我的眼前,呈现出这一刻的尘埃,终于落下。

最后一次拿出那张照片,看了一眼后,我又装了回去,也不知道老爸把这东西给我到底有什么用意,是让我在北京留意这东西,还是说这东西,压根就是他让我来这里的目的呢?

小王开车把我送到了一个小胡同口儿,下车后,我们一路走到一个四合院儿的大门前。

上前敲了敲门,不一会儿,大门打开,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从门后探出头来,看到小王后,说了句,“怎么才回来,老爷子都等久了!”

小王向那人笑了笑,便拉着我向院子里走去,这是一个很古朴的院子,和我家里画上的建筑有点像,但这里的房屋,很多地方都做了修整。

这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酒鐏,透过那老旧的纸张,我看到那酒鐏的周身是一圈精细的游龙纹。

酒鐏的下面放着一块白色的绸缎,配合着上面的花纹,我可以猜想到这张照片拍摄时的场景。

这是一位君主手中的东西,它被历史的洪涛迎送到了这一张照片的对面,在摄像头下,一粒尘埃落在空气之中。

阅读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