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元宵节杨素让破镜重圆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乐昌公主这下到是听不明白了。

“公主,你知道陛下是个极其俭朴的人,吃饭只吃一件荤菜,御驾总是修修补补,不肯更换。陛下不仅对自己严格,对臣子也是同样要求。为什么太子经常受到陛下的责骂,还不是陛下不喜欢太子的奢侈吗?陛下是绝不允许劳民伤财的,因此,仁寿宫不能修得太过繁华,可若是修的太过俭朴,就没有皇家气派,你看,是不是很难。”杨素是真没有办法,还不如让他出去领兵打仗呢。

“大人,其实也不难。”乐昌公主到不以为然。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了大隋,杨坚又给了大家三天的假期,正月十三晚上大兴城就开始点灯了,东西两街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大兴北城城楼燃满了花灯,蔚为壮观。赏花灯的,猜灯谜的,舞龙的,人山人海,还有连台唱戏庆贺的,戏台连接竟有八里之长。

已经连续两年元宵节没有找到什么线索。乐昌公主几乎绝望了,她想到了各种不幸的可能:丈夫已忘了自己?丈夫已另成家室?路途遥远丈夫尚未来到?甚或丈夫已经离开了人世?仔细思量,她坚信前两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她明白丈夫的心;若是第三种可能,那她就只有耐心地等待;可万一出现了第四种猜想的情况?她不由得悲从中来,若是真的这样,她也要让人一直在大兴市上叫卖下去,她相信即使丈夫死了,他的魂魄也一定会找到大兴来。

这个正月十五,大兴的市集上却出现了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有手持半面铜镜求售,他就是徐德言,躲避战乱,他经过三年,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大兴城。

“你的铜镜怎么卖啊?”不时有人说道。

“我的铜镜价值连城,但它在寻找有缘人,只需拿出另一半与它契合的铜镜,就分文不取地相赠,还赠送一百金。”徐德言说道。

看铜镜的人都遥遥头,怎么又多了个疯子,这时,人群中有人说道,“公子,你去西市看下,每年在西市也有个卖半面铜镜的。”

“是吗,难道是公主。”徐德言喜出望外,连忙问道,“请问西市怎么走?”

“你沿着街一直往西走,大约五里路就到了。”

“谢了。”徐德言赶紧往西跑。

等到了西市,徐德言到处问人,“请问知道哪有卖半面铜镜的?”

“劳驾,请问哪有卖半面铜镜的?”

问了许多人,才有人说道,“公子,前两年,在那边楼下老有个卖半面铜镜的来,今年好像没来吧。”

“没有来。”

“没见到。”

“谢谢了。”徐德言燃起的希望又一下破灭了,但他还是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来到了王大娘卖铜镜的地方苦苦等候,眼泪一直往下流。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来了个老仆人,说道:“公子,你买铜镜吗?”

“铜镜?”徐德言赶紧擦了擦眼泪,“能拿给我看看吗?”原来这时王大娘已经去世了,今年乐昌公主让另一外老仆人过来了。

老仆人把铜镜拿出来递给徐德言,“公子,给。”

徐德言接过半面铜镜,眼泪又下来了,那么熟悉而又陌生,和自己的半面完全相合。

“老人家,公主在哪?乐昌公主在哪?”

老仆一看,也猜出个八年不离十,“你是徐德言徐公子?”

“恩,我是徐德言。”

老仆也很高兴:“太好了,徐公子,公主盼了三年,终于盼到你了。”

“公主怎么样了?”

“公主已经被皇上许配给越国公杨素了。”

“公主许配给越国公了?”徐德言满脸的笑容顿时没有了,但他再一想,“杨素也算位高权重,公主嫁给杨素,又何尝不是一个好归宿呢?”

“好吧。”徐德言说道,“这是我的地址,还有我写给公主的诗,这半面铜镜也给你,请你转交公主。”

说完,徐德言略带失望的走了,起初他还抱着很快能与爱妻相见的窃喜心情,继而一想,侯门一入深似海,乐昌公主既然已成了杨素的宠妾,要想再来与自己鹊桥相会,恐怕是难于登天,即使见了面又能怎样呢?只怕不过是徒增悲伤而已,他也没有报任何期望。

“公主,公主,你快看,我找到徐公子?”

乐昌公主赶紧接过两片铜镜,连忙仔细端详起来,果然是丝毫不差地契合在一起。她再打开纸笺,除了地址外,还有一首字迹熟悉的五言绝句: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把破镜紧紧抱在胸前,一边默诵着诗句,一股混合着惊喜、感伤、幽怨的激情涌上心头,她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

“他在哪?人在哪?我要去找他,我要去找他。”

“公主,你现在已经是杨大人的妻子了,你这样去找他,既会让你被人骂,也会陷越国公于不义的。”老仆赶紧劝说道。

乐昌公主一想确实如此,只能去求杨素。

“大人。”乐昌公主跪倒在杨素跟前。

“公主,刚才宴会部还好好的,这又怎么了?”杨素赶紧问道。

乐昌公主把铜镜递给杨素,“我找到徐德言了。”

杨素接过铜镜一看,果然对的契合,“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当初他答应乐昌公主去卖铜镜不过是了她一个心愿,没想到徐德言既然还活着,而且还到大兴城来了,杨素好后悔,他是真心宠爱乐昌公主,如此美人怎么能与他人分享,让乐昌公主见徐德言他是一万个不乐意,但如果不让他们相见,自己的承诺岂不为天下人耻笑,让他们见一面也无妨,反正公主也跑不了,还是了却她的心愿吧。

“公主,我答应过你,我马上派人去请徐公子,让你和他见一面,了你这个心愿。”

然而乐昌公主的想法与他的不同,她还幻想着怎样飞回旧夫的身旁。

“多谢大人。”

这边徐德言回到客栈,借酒消愁,门外却有小二来报,“公子,越国公府派人前来下贴相请。”

徐德言也不知此行是凶是险,为了能见到心爱的妻子,跟着来人来到了杨素府,杨素府豪华奢侈,里外数十间,来到客厅,杨素已经让人摆下了丰盛的筵席。

“公子,你先请坐,越国公和公主马上就到。”

话音刚落,杨素和乐昌公主走了进来,徐德言见乐昌公主还是那般容貌,和自己梦中的妻子没有一点不一样,而乐昌公主看着徐德言,已显苍老。

“徐公子,有礼了。”杨素行礼道。

“杨大人,有礼。”徐德言再看看杨素,容貌雄伟,身穿锦袍,再看看自己,布衣芒鞋。

破镜重圆的故事到底如何?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转眼又到了元宵节。

元宵节一说源于“太一神”的祭祀日,汉司马迁在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后来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还有一说是源于蔡愔从西域求得佛法。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汉明帝就命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点灯的习俗还有说法是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妙啊,公主真是聪明。”杨素立马酒醒了一半,“多谢公主赐教,你要什么赏赐呢?”

“奴家不要赏赐,这不马上又到正月十五了吗?”

杨素当然知道这是他答应乐昌公主的,每年正月十五可以去大兴城卖铜镜,虽然醋意满满,还是说道,“好好,我不是答应你了吗?”说完,一把抱过乐昌公主,直接扔在床上,便扑了过去......

杨坚赶紧换上崭新的龙袍和独孤皇后一起,带着太子、汉王等人移驾大兴殿,大殿上已经是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杨坚接受各方朝拜之后,命令国宾馆大摆宴席,款待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臣,以至筵席纷陈,长达数里。

又忙了一整天,等回到府上,已是深夜,杨素喝多了酒,头疼的不行了。

“快,给大人上醒酒茶。”乐昌公主赶紧说道。

“不难吗?”

“既然仁寿宫是陛下送给皇后的,只要皇后喜欢就行了,大人只需多听听皇宫的意见就好了。”

“让你主持,又不是让你盖,你找人修建就是了。”乐昌公主说道,“大兴城不是宇文恺修建的吗?你找宇文恺不就可以了?”

“公主,到不是谁修的问题,是应该怎么修?”

“公主,你知道吗?陛下给了个差事,快把我愁死了。”杨素说道。

“什么差事?”乐昌公主问道。

“元秀。”杨坚再次起身来到陈叔宝跟前,此时陈叔宝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元秀公还是少喝点酒吧,朕听说你你每天都要和手下的人能喝一石,太多了,多保重身体。”

这夜,杨坚等人谁也没有睡,按照事先的约定像民间一样为大隋守岁,到了正月初一卯时处刻,李德出来奏报道,“万岁,百官、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使臣已经过来朝贺了。”

“盖房子,盖大房子。”

“盖房子?”乐昌公主又问道,“什么大房子。”

“陛下要给皇后盖一座仁寿宫,让我主持,这我哪会。”杨素借着酒劲,样子甚是好笑。

上一回说到杨坚要委派杨素一项任务,是什么呢?

“到开皇十四年,就是独孤皇后五十大寿了,朕决定送一份礼物给她,越国公,由你主持在大兴城西选择一块宝地,修建一座仁寿宫,并一定要在开皇十四完工。”

“臣领旨。”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