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晋王胜杨素继续平越州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杨坚刚读完,李德林就出列奏报道:“启奏陛下,晋王确实是熟知江南之人,因此臣恳请陛下,任命晋王为扬州总管,署理江南诸事。”

“朕思量再三,安抚江南更胜过收复江南,此事艰巨。朕任命晋王为扬州总管,秦王为并州总管。”

“吾皇圣明。”

“虽然难功,但只要打败了高智慧,闽越一带的叛军将不战自溃。”杨素说道。

“元帅,请允许我带领水军全力全力出击,末将愿立军令状。”封伦说道。

“这里江水较浅,河道纵横交错,有多水藻,和长江不同,我们的大船无法航行,一旦有一艘船陷入淤泥之中,后面的船也将无法动弹,万万不可强攻。”

“元帅,那我们只有偷袭了,虽然高智慧沿江部署,但总有薄弱之处。”

杨素只能再次让麦铁杖前去打探消息,麦铁杖再次渡海而去,两天后麦铁杖就打听清楚了高智慧的军事部署和高智慧的大本营所在位置。

来护儿献计说道:“越州人悍勇敏捷,很善于使用战船,决不能和他们硬拼,末将愿率五千人作为奇兵暗中渡江,直插高智慧的大本营,焚烧他们的粮草,高智慧的叛军肯定会大乱,到时候元帅再亲率大军过江。”

杨素觉得来护儿的建议确实可取,并命来护儿率领数千精兵,分乘数百艘轻型战船在高智慧防守最薄弱的地方趁着夜色渡江。

来护儿借助黎明前的黑暗,率军偷偷越过高军的江防线,径直登上浙江东岸,发动突袭,一举攻破了高智慧的大本营。

“放火。”来护儿命令部下防火焚烧营垒,给对岸杨素报信,一时间烟焰冲天,光耀夜空,

杨素见高智慧的营望垒火起,知道来护儿已经偷袭成功,率领隋军主力从正面杀将过来。

江防线上的高智慧见后方大营起火,又见正面官军发起攻击,虽然有些惊慌,但并未失措,马上组织力量奋起抗击,抵挡官军的前后夹击。

双方从清晨大战至傍晚,高智慧的叛军终因没有后援,抵御不住精锐官军的冲杀而纷纷败退,高智慧见败局难挽,只得引领残部乘船逃入海中。杨素引军紧追不舍,从余姚渡海直追至永嘉,高智慧率领部众迎战,但官军人多气盛,高部抵敌不住,折损数千人,高智慧只好跑到了闽越。

从开皇十年十一月出兵,杨素大军已经连续攻克十多座城池,行军一千多里,虽然连战连捷,但兵士也已经疲惫到了极点。杨素只能让大军先停下来修整。然后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元帅,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还是高智慧,他虽然已经逃往了闽越一带,但仍有不少追随者,而且越州、婺州、溪洞等地还有不少叛军,因此,元帅的意思是继续追击高智慧,还是先剿灭越州、婺州、溪洞等地的叛军,稳固后方,再发兵闽越?”来护儿问道。

“周董,闽越一带是什么情况?”杨素想先弄清楚各方情况。

“元帅,闽越一带是叛军王国庆的势力范围,王国庆拥有叛军万余人,八月初王国庆率领叛军围困攻打泉州城,泉州刺史刘弘孤军独守,无奈之下,只能出城迎战,结果士兵伤亡大半,等到城里粮尽,刘弘只好与士兵煮食犀甲腰带、剥食草根树皮。王国庆得知泉州城中粮尽,率大军攻城,城陷之后,刘弘被杀。高智慧跑到闽越后肯定会投奔王国庆的。”

“我们的主攻方向还是高智慧,主力部队仍要挥军渡海直抵泉州城下,但高智慧与王国庆联合后仍有几万叛军,因此不能强攻。”杨素说道。

“元帅,我们可以派出小股部队,继续在越州、婺州、溪洞等地平叛,让高智慧和王国庆误以为我军主力仍在越州一带,疏于防范,然后我们可以采取突然袭击,大军渡海直抵泉州城下。”封伦献上了妙计。

“封将军此计确实好,这样肯定能麻痹高智慧和王国庆的,元帅,末将愿意率领兵马在越州、婺州、溪洞一带继续平叛。”史万岁说道。

“好,史将军你需要多少人马?”杨素问道。

“本部二千人足够了。”

“二千人?”杨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越州、婺州、溪洞一带叛军人数加一起不下万人,你只有二千人,怎么能行,我给你八千人。”

“元帅,我大军每攻下一城,都留下三四千人防守,现在大军已不足四万人了,为保证渡海成功,元帅还是要多带人马。”史万岁说道。

“那你准备怎么打?”杨素继续问道。

史万岁拿过地图,“元帅,请看,我准备先从婺州小道翻山攻下婺州,然后领军向西北,攻占湖州、溪洞,然后......一直转战,这样声势会非常大,高智慧和王国庆等人肯定会相信我军主力还在越州一带平叛。”

杨素看着眼前的史万岁,不禁想起了这位大将的往事,北周大象二年,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恐杨坚废帝自立,起兵反对杨坚。史万岁跟随行军总管梁士彦前往征讨。军至冯翊地界,史万岁看见头顶有群大雁飞来,对梁士彦说道:“请允许末将射下那一行中的第三只雁。”于是发弓射去,第三只雁雁应弦而落。三军战士见史万岁射技如此高超,无不心悦诚服。杨坚称帝后史万岁因功拜为上大将军。

开皇元年,史万岁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做戍卒。史万岁常常单独一人骑马带弓,深入突厥境内数百里,掠夺羊马,名振北夷。

隋开皇三年四月,隋文帝杨坚命秦州总管窦荣定由凉州道北击突厥。史万岁前去窦荣定处自投军门,请求报效,要求立功赎罪。窦荣定早就听说史万岁骁勇,并将他留在身边。几日后,窦荣定率军找到突厥主力,想要和阿波可汗决战,阿波可汗提出双方各派一名勇士决斗,史万岁出马应战,只一个回头并砍下了突厥第一勇士的头颅。阿波可汗大吃一惊,不敢再与隋军决战,只能请求议和。因此突厥人只要听到史万岁的名字都吓得浑身发抖。

“好,史将军勇冠三军,定能成功,请受我一拜。”杨素说道。

“元帅不必如此。”史万岁赶紧说道。

“既然你执意只带本部二千人马,我让周董留下助你,他熟悉这一带地形。”

“谢元帅。”

杨素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

周董说道:“元帅,江南诸路叛军中,高智慧的实力最为强大。他拥有上千艘战船,六万多兵士,手下将士悍勇矫捷,战斗力极强。”

杨勇等人还想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杨广终于得偿所愿,从并州奔赴扬州,江总也得偿所愿,从京城返回了江南,这正是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江南杨素的正在考虑如何攻破高智慧的防守。他据守浙江东岸,已经筑起绵延长达百余里的营垒,战船布满了江面,严阵以待。

“陛下,刚接到越国公杨素的奏折,杨素大军已经完成了修整,这一两就准备在越州登陆,看来,越国公平定江南也就在这几天了。”高颎奏报道。

“越国公确实不负朕望,等杨素班师回朝朕一定要好好的赏赐他。”杨坚越来越喜欢杨素了。

“诸位爱卿,江南之乱,责任主要在朕,有些事朕办的太急了,以致江南百姓造反,朕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姚察等人之言。”

“江爱卿,晋王在奏折上说想让朕派熟知江南的人和他一起前往安抚江南,朕本想让姚察姚爱卿去,但姚爱卿要编著梁,陈两国史书,再加上你年事已高,朕恩准你回江南,辅助晋王,署理江南诸事,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臣领旨谢恩。”

“这时晋王刚派人送过来的奏折,朕念给你们听听。杨坚打开奏折,“朕挑紧要的和你们说说,这段。儿臣认为对江南应采取怀柔政策,在杨素大军讨伐江南叛军的同时,要派人进行安抚,首先,就是要恢复佛教,重兴佛法,支持江南佛教佛界有盛名的高僧开坛弘法,以此收拢民心;其次,尊重江南士族阶层和读书学子,让他们自己来著书,并允许他们在江南本地为官,管理本地百姓......。”

下面三省六部官员,交头接耳,但大都连连称赞,十分赞成晋王的南下攻略。

“陛下。”众人赶紧跪拜。

“启奏万岁,臣以为江南造反,罪不在陛下,陛下的各项方略都没有问题,乃是各级官员在执行的时候出现了偏颇。”江总奏报道。

“太好了,太好了,大事可期。”杨广赶紧打开江总进献的安抚江南方略,照抄了一遍,“来人,赶快送到京城,敬献父皇。”

已导了开皇十年的年尾了,大兴城皇宫还没有布置,他们都知道杨坚还在等江南的消息。

“众爱卿,平身吧。”

“江爱卿,你继续说。”

“陛下,臣以为陛下还得派熟悉江南的人前去爱抚江南。”江总当然指的是杨广了。

杨素大军的连战连捷,终于让大兴城的杨坚松了一口气,但他仍放心不下,一心想换了杨俊等人,但到底再派谁去,他仍犹豫不决。而此时远在晋阳的晋王杨广却对这一切洞若观火。

“殿下,京城有书信到了。”晋王妃走进了杨广的书房。

杨广赶紧拆开书信,是李德林写的:“殿下,臣观陛下已有更换扬州总管的想法,还请殿下早做准备,附上一份江总江大人谋划的安抚江南策略,若殿下觉得没有问题,可照抄一遍,上表万岁,臣等再在朝中周旋,想必殿下不久就能赴扬州上任了。”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