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统天下杨坚设宴封群臣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微臣遵旨。”

“那咋们再议议如何封赏这次伐陈的有功之臣?”杨坚又问道。

“有功之臣理应封赏。”李德林说这句话也是为自己考虑的,此次伐陈他可是首功之人啊,他先是献了平陈之计,而后又推荐晋王出征。他盘算着这次他总算可以和高颎平起平坐了。

“吾皇圣明。”

开皇九年四月十八日,杨坚和独孤皇后起驾去了骊山。骊山位于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由东西美丽的秀玲组成。骊山因山势逶迤俊美,树木葱茏秀丽,远望有如一匹黛色的骏马而得名。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并有了“骊山晚照”的景点。

四月二十日,杨坚和独孤皇后一早就带领群臣来到骊山西南观阅台,司仪前来报道:“陛下,班师回朝的大军已进入骊山境内。”

不一会百千号角齐鸣,声威雄壮,君臣们不觉同时举目瞩望东方,但见旌旗蔽空、尘土飞扬,班师的队伍像一条长蛇蜿蜒而来。

在观阅台上,杨坚可以看见每一个大隋的将士还有他的“战利品”,他的目光终于锁定在一匹高头骏马上,他的胡子激动得微微颤抖起来……那骏马上坐的是晋王杨广,身着明盔鲜甲,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此时的杨广知道,大隋的皇权很有可能重新分配,希望权力重新分配的还有紧随着杨广的一些功臣,高颎神情平淡,不着任何痕迹,但不时仍有乌云盖顶,霞光映脸之像,可见修炼已经到家。杨素沉毅威严,只因大功告成,不免洋洋得意而顾盼左右。还有一个人是秦王杨俊,他自己清楚,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干,只是带着十几万人去驻扎了几个月,此刻他的想法最简单,只要父皇不责怪他就可以了。

后面就是杨坚的“战利品”了——南朝皇帝陈叔宝等一干俘虏。与趾高气昂的隋军相比,个个垂头丧气,似是得了一场大病。路边有围观的百姓,忽然一阵喧哗,人群潮水般涌了上来。俘虏们无不大惊失色,吓得浑身颤抖,均以为隋朝人要生吞活剥了他们。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是风尘仆仆的班师大军。贺若弼和韩擒虎统帅三军,走在大军的最前面。杨坚把眼光停在韩擒虎和贺若弼二人脸上,他知道这两个人在攻下建康城后为了争功差点儿火拼,弄得他不得不急下诏书劝告。

所有人,经过观阅台下,都下马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又上马继续前进,赶赴大兴城,因为那里将决定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一天后,南征各军高奏凯歌进入了长安,杨坚在杨氏皇家祖庙举行了隆重的拜祭仪式。

杨坚带着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入祖庙,跪在杨家列祖列宗的排位和画像前,杨坚焚香叩首,“列祖列宗在上,开皇八年末至开皇九年二月,我大隋军队成功荡平江南,灭亡南陈,共获得江南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多个县,至此华夏南北一统,不孝子孙杨坚率太子勇、晋王广、秦王俊禀告祖先,并祈求祖上庇佑我大隋江山千秋永固。”

紧接着是献俘仪式,陈叔宝和和他的太子陈深、陈国亲王二十八人、陈国的司空、司马以下到尚书郎共二百多大臣以及他们的坐车、服饰和陈国的天文图籍等宝物依次摆开,由身穿铁甲的骑兵围着护卫,列队站立在庙庭前。

先由李德林宣读诏书,责备陈国君臣不能同心同德,以至灭国。陈叔宝和被俘的臣子都羞愧惶恐地匍匐在地上,屏住呼吸静听,

接着由苏威宣读诏书,对陈叔宝等人加以安抚、慰问。

四月二十五日,杨坚亲临广阳门宴请出征将士,从门外起,夹道堆积起来用以封赏功臣的布帛一直延伸到都城的南边。

杨坚和独孤皇后坐在正席,太子杨勇坐在偏席,杨广、杨俊、高颎、杨素、贺若弼、韩擒虎、李德林等众功臣按品序分列两旁坐下。让人有点意外的是陈叔宝还有几名陈国旧臣也在两旁后侧入座了。

杨坚看见了陈叔宝,“来,元秀公,与朕同坐。”

杨坚这句话把陈叔宝吓得赶紧跪倒在地,“罪臣岂敢。”

杨坚笑着说道,“元秀你身为陈国之主,理当和朕同坐。”说完,让李德去把陈叔宝扶了过来,坐在自己身边。陈叔宝一个劲的跪拜。

“微臣遵旨。”

“至于如何安抚江南,等晋王和高丞相回来后,我们再议。”

“陛下,臣以为有功之臣都应该按照功劳大小加以封赏,但尽量不要大规模改变现有的人事体制。”苏威说道。

苏威的想法和杨坚不谋而合,这次伐陈的功臣大都是关陇贵族集团,虽然他自己也出自这一集团,能够顺利登基君临天下也是由于这一集团的支持,但现在他已经建立了大隋,他既要利用关陇集团来稳定政局,维持其统治,并表明自己为‘正统’的一方,又要加以控制,他深知关陇贵族集团的厉害,因为关陇集团已经强盛数十年,他们文武合一,入则为相,出则为将,相互之间又经常联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自己的统治。

“好吧,苏卿你让史部和兵部赶紧统计出立功者名单,以便下一步的封赏。”

“晋王他们已经启程,陈国这么多人应该如何安置?还有如何封赏这次伐陈的有功之臣?我们都要好好议一议。”杨坚继续说道,“这是目前摆在朕面前的两大难题。”

“陛下应该还有一个难题。”苏威禀告道。

“江南。”君臣二人同时说了出来。

而杨坚不是这样考虑的,赏应该赏,可以赏赐金银、封号或是美女,但决不能委以实权。因为从开皇元年开始,杨坚已经建立以来了他认为最好的君臣体制——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门下、内史省。内史负责起草诏书,门下负责审核诏书,尚书执行诏令。六部是吏、礼、兵、民,刑,工,三省六部共同组成主要的政府部门。宰相是三省长官共同来担任,成为宰相群体,把国家对个人的依赖转化为对机构的依赖,而且国家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了。尚书负责执行,但不管诏令的出台。对宰相权的分割,宰相的权力下降了,皇帝的上升了,正是提升皇权。

“苏爱卿以为应当如何?”杨坚也想听听苏威的意见。

李德林见杨坚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赶紧又献策,“陛下可以下令暂时征调大兴城百姓的房屋,将院舍内外修整一新,作为陈后主等江南人的新家,并派人一路上迎接慰问。”

“好,你马上令民部赶紧安排。”杨坚又交代道,“李爱卿,你明天就出发,前往洛阳,代朕迎接晋王和陈叔宝他们,并传朕旨意,一路上要善待陈国君臣和家眷,不许欺凌,对于老弱病残之人,都要安排马车。”

三人都笑了笑。

“江南刚刚收复,如何安抚江南百姓确实也是需要好好谋划的。”

可此时摆在杨坚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

议政厅,杨坚、苏威和李德林三人一直讨论到深夜。

“陛下,陈主陈叔宝等陈国宗室都应该斩杀。”李德林建议道,李德林这么建议是有前车之鉴的,因为在对待北周宗室问题上他就吃过亏,他建议杨坚不要杀,但是杨坚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仅斩杀了北周皇室,而且还因为这件事开始疏远与他,说他是书生意气,最后只是让高颎当了丞相,而只给了他一个虚职。

“不能杀,陛下,江南刚刚平定,陈国已历经五帝,三十余年,陈武帝、陈文帝,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这两人都不失为一代明君,江南百姓也十分爱戴,因此如果斩杀陈国宗室江南必反。”苏威说道。

杨坚也不同意斩杀,因为陈国和当初的北周情况不一样,“苏爱卿所言极是,对陈后主及其宗室,不仅不能杀,朕还要善待他们。”

第八章统天下杨坚设宴封群臣

开皇九年二月底,杨坚先下诏召回了镇守洛阳的太子杨勇,并恢复了太子的印信,让他继续协助自己处理朝政,接着又下诏让晋王杨广从江南班师回朝,接受封赏,命王韶镇守蒋州府石头城,并下诏释放了贺若弼。

三月初六,杨广带着伐陈大军,押着陈叔宝和他的王公大臣从建康起程,大人小孩陆续上路,这支队伍连绵长达五百里。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