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众人怒杨勇丢帅禁东宫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母后,我来接俨儿回去。”杨勇知道母后肯定会生气,连看都不敢看他母亲一眼。

“接回去?”独孤后怎么也想不到,下午刚把孩子接来,杨勇就来要人了,“太子,我是俨儿的祖母,我要亲自抚养他,我要把孩子留在我身边。”

杨勇听母亲这么一说,赶紧说道:“俨儿由母后亲自教导当然好,但孩子现在还小,等稍微大些,儿子再把他送进宫来。”

“云昭训本来就是云定兴在外面和人私通的野种,她的孩子根本不配入我杨氏宗祠。”独孤后对身边的阿罗说道。

开皇八年五月十七,杨坚返回了长安,当天晚上他就查看了太子主政的情况和伐陈的各项部署工作,并召见了几位御史了解情况,再加上独孤皇后的一顿抱怨,第二天成德殿的,气氛多少有点不一样,仿佛一切都凝固了。

“各位大人,你们知道朕的百姓吃的是什么吗?”杨坚表情有些凝重。

底下群臣都没有说话。

“自从朕登基以来,就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开皇元年,民生疲弊困苦,朕就按苏威的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随后又推行均田制,稳定经济发展,根据高颎的建议在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又在民间设义仓,鼓励富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今年已经是开皇八年了,可百姓吃的还是这个。”杨坚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拿出一小包裹,慢慢打开,原来是老者给的那一包豆屑杂糠。

“李德,你拿给各位大人看看。”

内侍太监李德接了过去,双手捧着,走到每一个人跟前。

“你们都好好看看吧,一粒米都没有。”杨坚指着所有人。

“陛下。”所有大臣都跪了下来。

“李德,你再拿给太子好好看看。”

李德走到杨勇面前。杨勇知道他父皇要发火了。

“太子,你吃的又是什么呢?”

杨勇不敢说话。

“朕来帮你说吧,你最喜欢吃的是蒸小猪,而你的小猪都是用人奶喂的,你一顿饭就要吃100道菜,这都够老百姓全家吃上一年了,你给你那个云小妾打的一套首饰所花的银子,怎么也够一个县的老百姓吃一年吧。”杨坚继续说道,“还有你们,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妻妾成群。”

“朕再问你。”杨坚站了起来,“朕让裴政、刘行本这些人辅助于你,你都干什么了?”

“你得到了一匹宝马,你既然想让刘行本替你试骑,他是朕给你的辅佐官员,是去教导你,不是供你玩乐的弄臣。”

“还有裴政,就因为经常说些你不爱听的肺腑之言,你就把他外调了,耳不听为静是吗?”

杨勇羞辱难当,“父皇,父皇,儿臣知错了。”

“开皇七年,河南,河北发大水,今年,河北又大旱,这都是你的过失,这是上天在惩罚我们,也是在警示我们。”

杨坚快步走了下去,要过李德手中那包豆屑杂糠,快步走到成德殿门口,跪了下来,双手高举,将豆屑杂糠高过头顶,“上天,这都是朕的过失。”

一阵风吹过,将豆屑杂糠吹开,吹到了所有人的脸上。

“陛下。”群臣都哭着高呼。

杨坚又走到杨勇面前,“太子,这包豆屑杂糠父皇赏赐给你。父皇希望你永远记住“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圣人之言。”

杨勇小心翼翼的接了过去。

“还有这个。”杨坚又给了杨勇一封奏折,“此次伐陈,你看看你安排了多少溜须拍马之徒。”

“李德,传旨,从即日起停用太子一切印信,将太子禁足东宫,闭门思过。”

太子失势了,所有人都知道。

此时的杨坚终于感受到历代君王的痛苦了,那就是皇帝都要经历这天下第一头疼的难题,到底选谁当继承人呢?尽管有“立嫡、立长、立贤”这些所谓的标准,然而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一定要给大隋江山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太子太过文弱和平庸,又爱亲近小人,但他从内心深处还是想给太子机会,因为他知道,一旦废除太子,几位皇子就会夺嫡,就会骨肉相残,如此处罚太子也只是希望太子能知错就改。

选谁当继承人固然重要,那还有时间考虑,但还有一件事却需要杨坚马上出去决策,伐陈到底应该派谁挂帅?

议政厅,杨坚、高颎、苏威、李德林、韦世康等人正在做最后的决定,杨坚还是想御驾亲征,高颎等人都不同意。

“陛下,我保举一人。”李德林说道。

“公辅请说。”

“晋王杨广。”李德林推荐晋王。

“晋王确实可以担此重任。”高颎也说道。

“晋王一直在并州镇守,多次出兵突厥,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苏威说道,“但是伐陈西起蜀地,东至大海,多处用兵,臣担心晋王一个人不能胜任。”

“陛下,我们可以选三路元帅。”高颎建议道,“晋王出六合担任主攻任务,秦王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三人都可以封为行军元帅。”

“独孤公之言,甚合朕意。”杨坚知道高颎还是想的比较深远,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伐陈的成功,立三人为元帅又不至于使一人权力甚大,将来功高震主。

“丞相所言甚是,三路元帅但还是要有人节制,这样才能统一指挥。”韦世康说道。

“晋王担任主攻任务,应由晋王节制。”李德林还是一个劲的推荐杨广。

“好吧,就由晋王节度三路军马,高颎任元帅府长史,王韶为元帅府司马,韩擒虎、贺若弼为先锋。”杨坚最后确定下来,“一切按照原计划准备伐陈。”

禁足东宫的杨勇知道父皇是真的生气了,他也感觉到自己的太子位岌岌可危,终于有所收敛。

“殿下,臣打探到皇上改派晋王和秦王去伐陈了。”邹文腾赶紧禀报。

“晋王和秦王?”杨勇仔细琢磨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杨俊并不需要担心,他从小宽仁慈爱,崇尚佛教,甚至想要出家当和尚去,而且生性淡泊名利,对权位没有一点野心。但杨广不一样,他一直都有野心,在并州干的也不错了,父皇也十分喜欢。

这可怎么办?”杨勇知道一旦晋王伐陈取胜,建功立业,自己肯定会失宠,“我要去见父皇。”

“殿下,皇上还在气头上,你不能去。”邹文腾忙劝说道,“殿下,可以让郑译郑大人去皇上求求情。”

郑译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当年就是他和刘昉两人设计帮助杨坚登上皇位,郑译也因此被杨坚视为最亲密的心腹,恕“十死”,先后出任相府长史、天官都府司会,总令六府之事,并可随便出入杨坚的卧室,杨坚对他也言听计从,而更为重要的是郑译为人轻浮,贪财好色,很好收买。

“郑大人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你赶紧备好财物,去郑大人府上。”杨勇急忙安排到。

郑译自然知道太子的处境,但他又不能拒绝太子,因为凭他和杨坚数十年的关系,杨坚的心思他自然清楚,杨坚还是想保太子的,因此他决定帮太子一把,这也等于在帮他自己,一旦杨勇登上帝位,定能保他一家荣华富贵。但要怎么和杨坚说呢,这毕竟是他们的家事,外人不好插嘴,一旦说的不好,自己肯定会受到杨坚的责骂的。

太极宫的甘露殿是杨坚平时批阅奏折的地方,杨坚每天听完早朝,都到甘露殿批阅奏折,有时都要忙到深夜。

“陛下,上柱国郑大人求见。”

杨坚一听是郑译来了,“传他进来吧。”

“臣郑译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郑爱卿。”

“陛下,臣预祝我皇伐陈成功,统一四海,建千秋之功。”郑译长于计谋,并不急于表明来意。

“有你等这些肱骨之臣,朕定能荡平江南的。”

“陛下励精图治、权略善战、善用人材,开皇六年灭了梁国,七年制服突厥,今年再灭陈国,将能结束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一统天下了,环顾历代君王,只有始皇帝和汉武帝可以匹敌了。”郑译故意把汉武帝说的大声了一些。

“始皇帝,统一七国,确实是大智大勇,不过秦传二世而亡,朕不会学他的。”杨坚继续说道,“汉武帝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但他太过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特别是晚年宠幸钩弋夫人,想立刘弗陵为太子,导致太子刘据走投无路,被迫起兵,并最终兵败自杀,这也不应是明君为所为。”

杨坚说到了汉武帝废太子的事,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太子,他并问道:“郑爱卿,你来的正好,提到立嗣,朕正好有事问你?”

“陛下,这是陛下家事,吾皇还是乾坤独断,微臣不敢放肆。”郑译赶紧说道。

“你就说说,朕恕你无罪。”杨坚其实也很矛盾。

“那微臣就斗胆了,立嗣,陛下不是早也立了太子了吗?”

“太子太过文弱和平庸,又爱亲近小人,朕怎么敢将这千斤重担托付于他。”杨坚边说边叹息。

“陛下,太子本性善良,只要选良臣辅佐,定能有所建树。”郑译赶紧保举太子,“陛下,此次伐陈,太子虽有过错,但也有功劳,陛下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杨坚仔细琢磨着,没有说话。

郑译继续说道,“此次伐陈,晋王如果独揽大功,太子又该如何自处呢?”

杨坚还是没有说话,思索了半天,“爱卿,你先退下吧。”

郑译的话还是有作用的,第二天,杨坚就下诏,令杨勇出兵镇守洛阳,为粮草道大元帅,负责所有伐陈部队的粮草、武器等一切后援事宜。

开皇八年十月,杨坚在寿春设立淮南行台省,封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杨广、秦王杨俊、杨素三人为三路行军元帅,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负责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在长江中上游牵制陈军,不让陈军水军主力回援建康,杨广负责进攻陈都建康,并任命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王韶为司马,水陆军共计52万,东至大海,西到巴蜀,千里战线同时出击。

十一月八日,杨坚来到定城誓师,定城誓师台气势非凡,壮严至极。台前的数条描金龙柱便大可合抱,耸然凌空。那盘柱的金龙张牙舞爪,直欲腾云破空而去。执戟的禁军分列四周,台下旌旗招展,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军容严整,士气高昂。

此刻百千号角齐鸣,声威雄壮。

杨坚身穿铠甲,站于台上,大声说道,“大隋将士们,从晋朝的八王之乱、五马渡江至今,动乱、分裂已二百七十年了,这二百七十年,各地烽火连天,饿殍遍地,白骨蔽野,荒村鬼哭,九州竟无方寸净土,江河唯流滔滔血泪。朕受命于天,讨伐陈国,一统天下,从此天下再无战乱,百姓终能安居乐业。”

“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

“万岁!万岁!”

底下如潮的呼声。

杨坚紧闭双眼,心中默念,“上苍保佑,伐陈成功。”

又一场中国历史上的南北统一战争开始了。

杨勇生怕独孤后后悔,抱着孩子赶紧走了出去。

独孤后此时真感到孤独,连自己的孙子都不能疼爱,平常百姓家的天伦之乐她一点都体会不到。

“我看不是你想孩子,是云昭训那个贱人想孩子了吧,她难道还怕我害自己的孙子。”

独孤后把孩子递给杨勇,“拿走你的宝贝儿子。”

杨勇接过孩子,顾不上孤独后的感受,心里满是欢喜,“母后,那儿臣先告退了。”

“殿下,不是这样的,皇后这是要杀我们的孩子。”云氏疯了似的。

“别瞎说,母后怎么会害我们的孩子。”

“殿下,你想,皇后一直都不喜欢我,说我是野种,她怎么能容得下我们的孩子,殿下,殿下,我求你你快进宫把孩子接回来了,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杨勇看独孤后没有说法又继续说道:“母后,俨儿是孩儿现在唯一骨肉,孩儿思念的很,如俨儿不在我身边,我夜不能寐,还望母后成全。”

独孤后一听就知道杨勇说的都是胡话。

独孤后一看杨勇火急火燎的来了。“儿臣参见母后。”

“太子,你们晚了,你进宫来干嘛?”

杨勇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了皇宫。

杨俨(杨勇的长子)刚出生时,杨坚和独孤皇后都非常高兴,虽然不是太子妃所生,但毕竟是长孙。

“皇后派人把孩子接到皇宫去了。”

“母后把孩子接到皇宫了?”杨勇一听,这有什么,“这是母后想孙子了。”

独孤后正在宫里逗着小孙子,“俨儿,以后你就留在宫里,皇奶奶抚养你,亲自教你。”独孤后不喜欢杨勇,更不喜欢那个云昭训,但这个大隋朝第三代接班人,她当然要亲自抚养。

独孤后抱着孩子又是亲,又是惯,一会看看眼睛,一会看看鼻子。

“皇后,太子殿下来了。”侍女阿罗回禀道。

第四章众人怒杨勇丢帅禁东宫征江南晋王得志统三军

杨勇和高颎处理完所有事,已经天黑,一回到东宫,云氏哭哭啼啼的迎了上来,“殿下,你可回来了,你可要为我做主啊。”

“又怎么了?”杨勇赶紧安慰道。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