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谈判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唐绍仪连忙道:“学生以为,当有七成胜算。”

翁同龢道:“哦?为何是七成?”

唐绍仪道:“学生以为,当今世界,不止我大清需要英人,英人也同样需要我大清。所谓要想马儿跑,就要给吃草。英人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去年时,为了换取德人在荷兰问题上的支持,以及对法、俄施压,英人甚至送出了两个岛。所以这一次,学生认为英人一定也能送一松口。不过成败的关键,要看我们要求多少。”

翁同龢原本正要为此人贸然闯入,搅了他和唐绍仪的对话而发怒。此时一听这个消息,先是愣了半晌,然后便是一连声的仰天大笑。

翁家和李家的恩怨仇,要是细说起来完全可以写本。说起来对于翁家,李鸿章所作所为都算是合合理。而翁同龢则几十年纠不放,甚至因私损也要报复李鸿章,的确是心狭窄、私不分的小人行径。可是话说回来,站在翁家、翁同龢本人的角度看,父仇不共戴天,这是人伦大礼,也不能算错。

就算是翁同龢现在醉心于洋务,费尽心机钻研外交,也是因为知道单凭一个‘清‘的名头扳不倒李鸿章,而不得不从敌人的长入手。可谓是煞费苦心。如今冷不丁一听恨了几十年的老冤家死了,除了仰天大笑之外,心中却不免空的。

李鸿章自去年完全交接了海军衙门和直隶总督的差事后,就一直住在北京贤祠。自今年二月以来,一直卧不起。入秋之后,李鸿章病陡然加重,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最终,这位一代名臣,没能熬过这个冬天,享年79岁。

李鸿章病重时,光绪皇帝曾多次派人前往探视,甚至亲自两次前往贤祠探问病。可以说这是那个臣子也没有享受过的待。在他死后,皇帝更是亲自题写挽联,并‘再造玄黄’四字,以表其功绩。

对于李鸿章死后的谥号,经皇帝钦定,谥‘文正’!这是古代文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的封号,上一个获得此谥号的,就是曾藩。

李鸿章的葬礼成为了1901年年末最大的一件事——不光是在中,甚至在世界范围也是如此——整个葬礼进行了一个多月。1902年1月,英派来的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在参加完李鸿章的葬礼后,正shi 开始了中、英两关于恢复正常贸易协定的谈判。

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出乎英人的意料,中方面在整个会谈中并没有提出关于租界和割地等方面的要求——这本来是英人认为最难以说服中人的地方,另外在口岸贸易上,清政府也没有减少哪怕一个开放口岸。正是因为在这两项上清政府表现出来的巨大诚意,使得原本较为困难的关税谈判中,英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新的贸易协定在原本通商口岸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将部分轻工业品、农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对鸦片贸易的严格管理——鸦片仅被用作药品而允许少量买卖,且必须经过清政府的专门机构颁发许可证。

同时,清政府也借机适当高了部分药品和化工产品的出口价格——凭借小皇帝的外挂,大清帝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目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新贸易协定还括一条涉及军工领域的协定。在这次布尔zhan争中,英远征军见识了清军轻机枪和迫击在游击zhan和小规模冲突中的大优势,因此迫切希望能够获得这两款产品的生产专利。而清政府则向英人换取了十二英寸舰的相关专利技术。

关于这一交换,载湉还专门征求了刘少卿的意见。刘少卿表示目前英人看到的和所能得到的两项技术都已经过时,近卫军的军工科研人员目前已经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两种武器的技术,改进后的轻机枪、迫击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更有利于维并且更加耐用。另外一个,关于迫击,实际上英人还缺少一个关键,那就是高爆榴弹。没有这个,迫击的威力将大折扣。

倒不是英人无法实现这样的技术,而是没有关注罢了。这就是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之前,你就是一叶障目。

新的贸易协定基本上是皆大喜。英人保住了所有的通商口岸,而清政府则拿到了实惠的关税。至于关税自主问题,载湉倒认为,只要银子能正常到手,把赫德看成中人不就行了?当然,在总税务司加入大量的中方雇员那是必须的,起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就算是暂且共管。

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好办了。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问题,之前凡在中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家,其在中的侨民不受中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的司法机构据其本法律裁判。

不但如此,领事不仅审理本民之间的诉讼,而且依据被告主义原则,还可以审判当事人一方为驻在民的案件。同时,对涉诉的领事馆雇佣的住在民也一并进行保。

经过洽谈,英方同意撤销在领事区派驻的警察和军队,且同意撤出在租界的军队,仅保留行政管理机构。英在华侨民在触犯中法律时,可以由当地官员按照英相关法律向领事馆提起诉讼,并可参与审理。

这一修正明确表示在华英人应和中人一样遵守中的法律,如果违反应按照他们本对类似案件所规定的法律予以惩罚。

在和英人达成了协议后,总理衙门趁热铁,紧接着开始了同美、德、法等的相关谈判。同时,翁同龢也如愿以偿的重回军机。

1902年天,在英、美两的斡旋下,俄和中走上了谈判桌。

唐绍仪一边说,翁同龢一边点头。待唐绍仪说完,翁同龢又问:“领事裁判权一事,简单明了,唯口岸一项,虽是一项,但涉及通商、游历、税务甚至租界等方面,要如何切入?”

唐绍仪正要回答,忽然外面一名笔贴shi 闯了进来,一边告罪,一边道:“不好了,李中堂病逝了!”

唐绍仪道:“回大人,学生以为,从领事裁判权和口岸两个问题去谈,比较适宜。”

翁同龢一扬眉:“为何这么说?”

唐绍仪道:“第一,赔款一项,既然已经给了人家,而且人家已经了,这是断然要不回来的,谈也没用;第二,割地、租界两项,牵扯太广,涉及问题太多,难以在短时间确定,因此此次谈判,不谈也罢‘第三,洋人来我中华,或到亚洲、或到美洲,所图无外乎利益,利益者,财而,因此这关税一项,如果贸然深入洽谈,恐适得其反;至于传,此事现在已经不算问题,不谈也罢。只有领事裁判权和口岸两项,即牵扯体,又能触类旁通,而且有德之前车之辙,反而好谈。”

还有一个原因让他不得不对这件事起十二万分神。那就是这一次的谈判,不同以往任何一次。

以往和英人的谈判多是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等丧权辱的协议,作为清领袖,翁同龢不管懂不懂洋务外交,都可以胜任。原因无他,最多就是一个‘不签’而已。这不但不会影响他的‘清誉’,反而会因为‘锃锃铁骨’而为自己加分,就连皇上也不能多说什么。

皇上总不能说:哦,你没把我的家给卖了,所以我要惩罚你。

翁同龢赞同的点点头:“你说的没错,要想别人拿出已经得到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怎么要,要多少,什么时候要,都是关键。依你看,这一次的条件,咱们从那个项目入手比较好呢?”

一边说着,翁同龢一边拍了拍手中的卷宗。

翁同龢一边看着,一边心里想,这一次听了皇上的建议,选了一些年轻且学过西学的官员协助,的确是当了大用,比如眼前的这位唐绍仪,将来磨练几年,未必不能官封一品。另外几个像陆征祥、胡惟德、孙宝琦等,也都是一时之选。

大概看了一遍,翁同龢掩上卷宗,微笑道:“少川,依你看,这一次的谈判,我们有多少胜算?”

但这一次是要跟英人‘往回要主权’的谈判,你要是没有谈判的能力,英人给你来一个‘我就不还,你能把我咋样’,你还敢来一个拒签么?真那样,别说皇上饶不了你,就连天下悠悠众口,也得拿吐沫星子淹死你,而且死了也是一个笑柄。

所以翁同龢为了能办好这次的谈判,可谓是煞费苦心,下足了功夫。

翁同龢感觉到,皇上之所以将这样一个差事交给他,就是想看看自己在洋务事的理上是不是真的进步了。如果这件事理得好,那么他很有可能再进军机,如果理不好,那么自己的官宦生涯也就就此画上句号,该告老还乡了。

所以,他极为重视这件差事。

“大人,这是自显宗皇帝以来,所有我们和英人签ding的条约,其中所有涉及家利益的条款我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了,请大人过目。”唐绍仪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一份卷宗交给了翁同龢。

翁同龢接过来,道声辛苦了,便埋头看了起来。

唐绍仪整理的文件非常齐全,括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及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1858年的《中英tian jin条约》及《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的《中英续约》,共四大条约。其中涉及的各项条款也都被唐绍仪分为:割地,赔款,口岸,关税,传,领事裁判权和租界几大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两个月,翁同龢得很忙,非常忙。

作为总理衙门副大臣,他现在负责和英人即将展开的谈判工作。

1901年,随着清政府在海上和陆地上对俄的节节胜利,让英人认识到了中在际环境中对自己的价值。于是,在清政府的要求下,英政府同意就双边关系中的一系列问题和中展开谈判。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