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奉天古城(二)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这是一间非常普通的俄国餐馆,吃的也是普通的俄国大餐。所谓大餐,并不是说有多丰盛,而是,真的很大。一大盘子牛排,摆在了庄健的面前。

一个高鼻梁黄头发的侍者又将一大盘子羊排放在了罗培德面前。

“开始吧。”罗培德拿起刀叉来说道。

“是啊,所以就要依靠你们东大还在沈阳的学生了。”庄健说道。

“可是……”罗培德欲言又止,道:“可靠的人……太少了……”

端着一个大水杯的金黄头发的侍者又走了过来,庄健马上岔开话题道:“不知道学长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现在怎么样?”

罗培德也很自然的骄傲的说道:“说道机械工程,咱们东北大学敢称第二,全国哪个学校敢称第一?”

“呵呵,那是自然。”庄健陪着干笑道:“就是不知道法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相比如何了。”

“就是法律学院放眼全国,又有哪个大学能比肩呢?”罗培德自信的说道,不过随即又叹了口气:“我说的都是以前了……”

庄健自然知道,他说的以前,指的是九一八事变以前,所以陪着也叹了口气。其实不光是教育,即使是民生方面,在东北,与关内不同,这里就从没有过饥荒发生,更不用说饿死人的事情。工商业也及其发达,除了上海那一点点的地面,全国就找不出像东三省的经济这么活力四射的地方了。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日本人的支持下,那个笑话一样的满洲国已经成立。但是,东北有张氏父子留下的硬底子,再加上日本人的比较先进的技术,根本就用不到统治者如何费心经营,就可以依旧领先全中国。

侍者为庄健的杯子加了水,转身走开。

庄健看着侍者的北影,对罗培德说道:“听课证带来了吗?”

罗培德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沓纸片,递给庄健。

庄健低下头,认真的查看着手中的这一叠纸。这是真正的东北大学的听课证,足足有三四十张,每一张上面都印制一个学生的姓名籍贯生日,还有任课教师的亲笔签名,再加上学院主任的大印。

“这些都是真的,每一张都在学生名册里记录过。”罗培德又塞进嘴里一块羊排,嘟囔着说道。

“有女学生的名字吗?”庄健抬头问道。

听到庄健的话,罗培德差点被嘴里的羊排噎死,连忙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还有女人来?”也不怪罗培德这种反应,与后世的影视剧不同,战争,在这个时代里,都是很拒绝女性的,用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让女人走开!”

庄健只得含混的解释了一下与红玉的关系,他总不能明说为了红玉,杀了刘老太爷一家子吧。

听到女人并不是参加庄健的小队伍的成员之一,罗培德松了口气,道:“女人的名字我没有准备,反正她也不是咱们的人,干脆随便租一间房子给她安身就算了。”

庄健点点头,他明白罗培德的意思,淡淡的说道:“既然不是咱们的人,我就不会让她搀和咱们的事。”

罗培德也点点头,却慢慢的说道:“咱们赶紧吃,一会我带你去宿舍,然后带你在学校里转一转,免得露怯。”

饭后,罗培德带着庄健来到了东北大学的北陵校区。面对着方圆千于亩的气势恢宏的校园,庄健难掩心里的激动,他妈的,老子在后世的高中还没毕业,这个时代却来到了整个中国最顶尖的大学读书!虽然是假学生,但也算圆了他的大学梦吧。

“这一栋楼……是文学院的教学楼,叫做汉卿南楼。”罗培德指着面前的一栋建筑说道:“是校长张汉卿捐资建筑的。”庄健知道,这个张汉卿,就是张学良,这时的东北大学,校长就是张学良。

“前面那栋楼,是你们法学院的教学楼,叫做汉卿北楼。”罗培德接着指着前边一座四层大楼介绍道:“跟汉卿南楼一样,也是校长捐资建筑的。”

“这个,就是你们文法学院的学生宿舍楼了。”罗培德指着面前的一栋“口”字型两层楼,对庄健介绍道:“很多学生都随着大多数教授流亡到了北平,现在宿舍空出好多,你随便找一间住下就行。”

庄健闻言点点头。

接着,罗培德又带着庄健转了一下学校的其他建筑。最令庄健惊奇的是,那座宏伟的罗马式体育场,还有图书馆,化学馆和实验馆,这么多建筑,居然都是张学良自己捐资建筑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庄健默默的念叨着一句来自后世的口号,张学良那张因为吸毒而颓废的脸慢慢的浮现在了庄健的眼前。

庄健摇了摇头,道:“多数人都达不到要求,只有四个能充作学生,所以只来了四个。”

“哦……”罗培德失望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人少了些。”

“咱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要来啊?”罗培德将一块羊排送进嘴里,不经意的问道。

“四个!”庄健肯定的答复他,接着回头指着空了的杯子道:“侍者,加水。”

“怎么那么少?”罗培德问:“不是有很多名单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鬼子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到东北大学,表示了慰问,劝东北大学师生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在宁恩承的影响下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抗战中的第一所流亡大学。

但,还是有少部分师生并没有走上流亡之路。而是选择在日本人和伪满的统治下,在东北大学原来完善的教学与科研的校舍中,继续学习和研究工作。当然即使是在伪满洲国的统治下,绝大多数的师生并没有将自己看成是满洲人,或者是日本人的走狗,他们要的只是学习。因为在这里,确实有国内其他大学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早在张作霖的统治时期,东北大学就已经是国内经费最为充沛的大学了,超出当时的北大,甚至是有庚子赔款补贴清华很大一截。张学良担任校长以后,投入更是与日俱增,更何况,很多基础建设都没有用到教育经费,比如一些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建设,都是张学良自己掏的钱。这样一来,放眼整个中国,从教学的仪器设备以及理念上,从教学科研质量上,东北大学都是毫无悬念的第一位。

庄健一直觉得罗培德这个名字很别扭,仔细想了想,才整明白。罗培德……**的……

“好的。”庄健也拿起刀叉,来自后世的他自然懂得如何吃西餐。

在一家俄国餐馆,庄健独自与罗培德见面了。为了安全,庄健将所有其他的人都留在了外面不远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的东北地区,俄国餐馆是格外常见的,沈阳还少些,如果到了哈尔滨,满大街的白俄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到了国外。

现在,庄健要寻找的就是这些依然留在日战区的东北大学的师生。在这些师生之中,还有些与关内的流亡中的东北大学有些联系,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人还心怀祖国,对日本人的统治不满。

其中有一个名叫罗培德的学生,是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国民党党员,而且还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的一名科员。说起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说起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军统,中统,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而这个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就是中统的前身。

接着他又安排了学校里的易燃易爆物,到天亮六时召开全校大会,他异常郑重地讲:“校长犹如船长,船将沉没时,先救妇女小孩,接着是男客、水手,最后离船才是船长,如果来不及,船长只能随船沉没。”

最后着重地告诫大家:“国难当头,士报国恩。”

也就是说,这个罗培德,是一名真正的特务。

在庄健还在北平,没有进入辽宁的时候,就已经与他取得了联系。自然,真实的行动目的是不能告诉他的,只是说要来沈阳进行一些对抗日有益的工作。

对此,这名真正的特务非常有职业道德,严格的执行了命令,趁着东北大学还比较混乱的时候,为庄健等人伪造了一批东北大学学生的身份。但是现在,庄健等人的身份都是合法的了,因为在东北大学的学生名册里,他们都赫然在列。

离开了人群,庄健等人快步走在沈阳的街道上。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东北大学以前的校舍。

作为当时,中国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东北大学的老校舍分为两部分。一处南校区,曾经作为沈阳高等师范学校的校舍,后来东北大学,就在此建校诞生。还有一个在沈阳北边,叫做北陵校区。庄健的目的地就是这个北陵校区,因为,自从一九二九年以后,整个东北大学所有学院都搬迁到了北陵校区。

东北大学秘书长的宁恩承,一直代张学良行校长职务。在九一八当夜,紧急应付危局,他吩咐手下把所有的马灯、孔明灯集中排在体育场附近,把体育场作为避难所,二百女生是最危险的。

阅读铁血战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