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挖坑与建圈子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那感情好,这地方我家船队也去过,那边除了离家里远,真是土地肥沃,遍地黄金!”

有人只看到了好望角的黄金白银,只看到了贾琮许诺的国公爵位,曹德生这个老狐狸却猜到了贾琮话中埋下的坑。

不过他还是很有政治智慧的,没有当场就提出疑问,而是极有深意的看了贾琮一眼,垂眉点了点头。

当然了,第一个选择与天朝签定合约总是有优惠的。

葡萄牙王国不但要用两千二百万两白银赎回被俘的军士,还得割让葡萄牙在天竺的部分殖民地,如柯钦、果阿两城及周边方圆三百里土地。

监国的太子爷立刻亲自去了一趟冀王府,与老王爷密谈后不久,冀王府就有大批人马出了京。

大夏的第一个海外封地,不久之后应该就要公之于众了。

贾琮现在就在等,尼德兰应该快要被英吉利打趴下了。

等那个时候,尼德兰在婆罗洲的殖民地就可以被朝廷收入囊中,殖民澳洲的事就该提上议程了。

八月的京城已经渐显凉意,京城的过节气氛比之往年要更盛一些。

虽说贾琏、贾蓉、贾蔷都不在家,可宁荣两府依旧是早早开始筹备。

今年的贾家可是一连连办了好几场喜事,不久前贾琏又传来了捷报,简直就是喜事连连。

老太太觉得该在中秋佳节时,唱上三天的大戏,好好高乐高乐才行。

故而贾琮亲自走了一趟忠顺王府,从老十三那借来了戏班子。

在征得元春同意后,戏台就搭在元春省亲时才会开启的园子里,到时候前来拜访的姻亲友人,也可以趁机逛一逛这皇家的园林。

八月初八的清晨,贾琮与黛玉照常来给老太太请安。

一进门就听到宝玉正与老太太说话,好像是什么诗会之事。

贾琮便问:“宝二哥是要去参加诗会?”

“不是去参加,我是想在园子里办个诗会……”

哦?稀罕事啊!

不过倒也不稀罕,毕竟宝玉的诗才在京城是出了名的。

平日里那些文人仕子,经常邀请宝玉去参加诗会文会。

也就是前段日子被人传了“觊觎”侄媳妇的谣言,逼得宝玉没敢出门应酬。

“到时候你也要来,我都跟人说好了,诗会上会有你的新作。要不然我哪里能请得这么多人过来。”

宝玉冲贾琮挤了挤眼睛,这场诗会与其说是他发起,不如说是借了贾琮的名。

说实话他本是不愿应酬这等事的,可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事。

舆论,似乎一直是掌控在仕林手中。

想要左右舆论,就要有一群始终与贾家站在一条线上的喉舌。

借着贾琮在之前算学大比上的东风,宝玉打算在仕林中挑选足够多的人才,拉入他的核心交际圈,最好能拉入他的阵营,去报社任职。

既然那些世家大族可以养士,凭啥贾家不行?

宝玉将自己的打算完完整整的讲了出来,老太太也好,贾琮与黛玉也罢,无不瞠目结舌。

“乖孙,你终于长大了啊!”

老太太差点就激情的落泪了,天知道她盼着宝玉成熟盼了多少年。

就宝玉之前的表现,说不上坏吧,若是让他独自支撑二房的门楣,老太太都怕二房被人吃干抹净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好在有祖宗保佑,宝玉开窍了!

不提老太太激动的抹着眼泪,黛玉都呆愣愣的瞪大了双眼。

还是贾琮明白宝玉这是压下了他本性对此等应酬的厌烦,开始为家族谋划。

故而他冲宝玉竖起了大拇指:“宝二哥好谋划,若不是伱提起,我都想不到这一茬。咱家的确需要在仕林有人,总不能一直被动的防守。”

脏水好泼,辟谣却难如登天。

就算有圣人老爷子的下场帮忙,至今还有人在津津乐道的暗中传着宝玉与秦可卿的谣言哩。

哪怕龙禁卫已经快把诏狱给填满了,菜市口人头滚滚都没能止住这股妖风。

宝玉安抚住了欣喜激动落泪的老太太,这才苦笑着跟贾琮解释道:“这些日子我也算是看出来了,咱家就算有敬大伯、有你还有父亲与我,仕林中依然有不少人拿咱家当异类……”

宁荣贾家是国朝顶级的武勋,文武天然对立。

哪怕贾家先出了个二甲的贾敬,后又有自认读书人的贾政,有了贾琮这个六元魁首,再有宝玉二甲及第,依旧被仕林所歧视。

贾琮不是很在意文武之别,宝玉也不在意。

但有一点他们都不得不承认,史书都是文人所写,何况当下的舆论风评。

贾家想要做到可攻可守,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舆论话语权。

老一辈的文人墨客是别想了,他们固有的观念是不会让贾家进他们圈子的。

既然这些圈子进不去,宝玉就想着不如自己建一个新的圈子。

正好朝廷要重新制定新的科举规范,将算学的占比加大了不少。

贾家有贾琮这个算学大师,那些要参加科举的文人仕子哪个不想从贾琮这里来取取经?

“名义上是诗会,到时候琮哥儿可以在诗会上讲一讲算学之道……”

宝玉只要离开了胭脂堆,那智商绝对是京城公子哥中数一数二的。

“不妨我去请宝姐姐也过来,既然要办,就大办特办!”

黛玉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贾家现在与贺家是天然的联盟,不如将贺家也拉进来。

有贺耀敏这个清流之首,贾家要建新的圈子就能事半功倍,更加容易些。

宝玉一拍手笑道:“那最好不过,两位算学大家讲学,我就怕园子里坐不下!”

……

既然要办诗会,帖子是必须要发的。

宝玉亲自去请示了赦大老爷,从自家大伯那借了荣国公的名义,开始遍邀友人。

很快,今年中秋最为盛大的活动就在京里传开了。

宁荣贾家,要在皇妃省亲时才开启的大观园召开诗会!

被邀请的年轻仕子们无不以收到的烫金帖子为荣,要不是贾家的帖子都是实名制,一张帖子买个千八百两的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畿,特别是永丰侯贾琮与蘅芜先生会在诗会时讲算学之道,直接将这场在八月十四举办的诗会彻底推上了舆论的最顶峰。

……

“你小子怎么不给我送帖子?”

啊?

贾琮懵逼的停下了撸猫的动作,抬头看向了一旁垂钓的太上皇。

皇帝倒是一副摆烂的模样,瘫在摇椅上品着美酒,眼皮都没抬一下。

“怎么?有热闹不喊朕,是怕朕吃穷了你家?”

人一老吧,很多时候就跟小孩差不多。

老爷子最近被好大儿烦的够呛,就想去外面走动走动散散心。

别人家不好去,荣国府倒是最合适不过。

原本听说贾家要在中秋唱三天大戏,就已经准备好偷摸丢下好大儿去了。

不想还有更大的热闹,贾家竟然要在园子里办诗会……

啪!

老爷子越想越气,抬手就在贾琮脑瓜上拍了下:“一点孝心都没有,也不知道给朕送份帖子过来,枉我宠你这么些年!”

贾琮捂着脑瓜子蹲在地上,哭丧着脸说:“我这不是想着中秋您要忙着接见皇亲大臣,没空嘛。”

皇帝老爷,您快醒醒,老爷子要丢下你一个人跑路了!

可惜贾琮的求助目光皇帝老爷是看不到了,就算看到也不敢搭话。

一连丢出了好几颗炸弹,朝堂都快吵翻天了。

他想要过得逍遥自在,还得求老爷子的庇护呢。

天知道这些日子,龙首宫的大门为他挡下了多少就差以死进谏的大臣。

“别看老四了,他连龙首宫的大门都不敢出!”

被臣子逼成这样,真丢老子的人!

老爷子最看不上自家老四的这一点,妇人之仁。

刀把子在手,不听话的砍上那么几十几百的,不信还敢有人反对!

不过他也能理解老四的想法,能不流血还是不要流血了。如今的大夏还经不起太大的折腾,在新一代的人才长成之前,国朝还得靠朝中那些大臣给老刘家打理呢。

“您要去那当然是贾家的福气,哪里还需要什么帖子,整个大夏都是圣人您的,哪里去不得?”

贾琮忙陪笑说道:“不过到时候来的人多,乱糟糟的,要不要让提前安排一下?”

却见老爷子摆摆手,烦躁道:“安排什么?我现在就一退休老头,到时候叫你爹来接我,勿要惊动他人。”

好一个退休老头,老圣人的画像哪家没贴在神龛里供着,天颜出现在园子里,还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乱子来。

算了,老爷子如今就是闲得慌,让他去家里热闹热闹也好。

“爹,您把儿子一个扔在家里真的好吗?”

皇帝终于幽怨的开了口,无奈叹气。

他是真的不敢出门,只要离开龙首宫的大门,就会立马被那些倔强的臣子堵住。

你说那些人要是心怀叵测还好,可这些堵门要他收回成命取消改革科举圣旨的人,绝大部分只是迂了些,保守了些,初心还是好的。

他这个皇帝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吧?

能怎么办?躲着吧。

让太子以父命难为挡在前面,先把事办了再说。

老爷子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你也想去?行啊,只要你能出得了龙首宫的大门,随你去!”

贾琮想起他来时在龙首宫门前静坐的人,猛地打了个哆嗦。

唉……

皇帝最终还是幽怨的长叹一声,继续躺了回去摆烂。

“弘儿可怜呐,每日不但要操心国事,还得替你收拾这个烂摊子……”

说起这事吧,老爷子的怨念比皇帝自己还要多。

不但乖孙要替皇帝收拾烂摊子,他这个当爹的不也是?

“老货、老货……”

太上皇连喊了几声,忙碌的戴权这才快步过来。

只听老爷子说道:“御膳房那边弄好没?赶紧给门口那些人送饭过去,别真饿死了人,那就丢脸丢大了!”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本章完)

他们可不敢让天朝将这些贵族扔河里喂鱼,这些日子是一边急着四处筹集银子,另一边则是互相警惕着对方,与礼部的人磨牙谈判。

贾琮很快就收到了礼部的消息,在英吉利与天朝签订《夏英京城条约》的消息传开后,葡萄牙王国的使臣是既愤怒又无奈,最终同意了天朝的要求。

……

西洋诸国的使臣都快被天朝逼疯了,文廉与徐晋联手在雪山下布了好大的口袋,直接将西洋诸国的联军包了饺子。

光是被活捉的贵族,就有数千人之多。

至于说这些商人乐不乐意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方拱手让人,恐怕没有哪个商人能拒绝跨越阶层的巨大诱惑,哪怕是损失海量的人力物力。

要知道开国时,薛家就是凭借掏空家产支持太祖爷,这才受封紫薇舍人,一跃成为国朝最大的皇商家族。

国公爵啊,谁能拒绝得了。

等到贾琮酒足饭饱准备离开时,曹德生才在送贾琮上马车时,小声问了一句。

“侯爷,老朽愿舍家弃业帮朝廷拿下好望角,国公不敢要,子爵、男爵就行!”

曹德生一开口,其余人立马跟上。

“侯爷,这事您不会是骗我等的吧?”

果然,在贾琮抛出敕封国公这个巨大诱惑后,在座的这几位京商家主连喘气声都变粗了。

他们虽都是出身大族,可却都只是庶支旁脉,充当着主脉的白手套。

只要能帮朝廷把好望角打下来,封个国公算什么。

先让这些商人去跟西夷打生打死,等朝廷腾出手来,到时候来个虚封实控,派大军入驻,委任个封国国相就好。

爵位,恐怕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了。

几人对视一眼,无不是眼露精光。

“侯爷,此事当真?”

海外的确有着广袤的土地,但西夷先走了一步,留给天朝的选择其实很少很少。

便是中枢议定的朝廷直辖之地,如倭国、满剌加等地,都是凭借自古以来的宗主国优势,才能在如今这个大争之世有一点优势。

“非洲最南端有个地方叫好望角,诸位应该也知道这个地方。谁能拿下这里,本侯保举他封公!”

阅读红楼御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