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4章 解决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多嘴的人也没话说了。

不过张老师本人不种地。他也没干过这活。

他就叫村长把他那份给了柳芽家。

此时已经是农历五月了。端午都过去了。

当然了,今年没地方弄粽叶去,也就凑合过了。

天气并没有如预期的一样大热起来。反倒是比往年这时候气温低多了。

最热的时候也就二十七八度。

这实际上很舒服了。

远处山顶上的雪还没有要化的意思呢。

新的玉米出苗率确实比之前的高,虽然也长得不咋地吧,毕竟地不肥。

野草也多的叫人厌烦,可毕竟是顽强的长出来了。

到了这会,算是农闲时候,终于有了四处走动的人了。

首先就是,村里有外头走亲戚的,或者是村里的女人们回娘家看看的。

一冬天了,还不知道死活呢。

渐渐走动开,民兵们这几天就忙起来,守着村子呢。

而萧宸这几天忙的要不沾地,他和村里的一群小伙子开始满世界找建材。

已经找到了两个水泥厂,还有一个砖厂。

都比较偏僻,用盐和一些物资换回来不少水泥和砖头,这些东西以前也不算贵,如今吃不上饭了,还有谁在意。

一来二去,连着拉了半个月。

正好,冰化了之后,之前用黄泥做的城墙就不结实了。

如今也不拆,萧宸直接组织人,将砖头和石头混合一起,用水泥里外里的又加固了两层。

里外各一层,将那黄泥墙直接砌里面了。

也不是瞎弄,还打了地基的,这墙除非是用啥武器撞,不然人是弄不倒。

大门地方,原来的门太小了。

又找了两扇门,跟原来的弄个一起,弄成活动的。

最不缺就是石头,直接用石头修出大门来,看着还挺气派。

趁着天暖和,直接砍了不少木桩子,在不方便修城墙的地方扎上一人高的木桩子。

一群小伙子没日没夜干到了农历六月份,长兴村最初的模式算是有了。

说不上铜墙铁壁,至少安全系数高了不少。

柳芽家也来了亲戚,是马芬三姨家的儿子。

马芬虽然与娘家闹翻了,可这些年与姨妈家倒是一直走动的还不错。

其实闹翻是闹翻,可也不是不管,每次都是经过这位姨妈的手,给家里送东西送钱。

这回,柳芽这位姨姥姥的儿子,也就是她表舅一来,就说了几个坏消息。

马芬的爸爸前些年就没了,这回,妈也没了。

她姨妈也去世了。

都是去年疫病去的。

马芬一下子就不好了,哭的简直停不住。

再不好,也是亲妈亲姨妈,一下都去了,她大受打击,当天就有点起不来的意思。

全是柳芽招呼。

表舅没多留,只是来看看。

下午就回去了。

马芬当天就病了,心病难弄,家里人只好照顾着。

“我当初嫁你那杀千刀的爹,家里不同意,是我倔。可日子过不下去了要离婚,家里也不同意,明知道那一家子不是东西,你姥姥你姥爷宁愿叫我一辈子葬了也不叫离婚。说离婚丢人。说我自己选的男人,死了也得受着。”

“我不听,非要离婚,家里就真不认我。你舅舅,你大姨,就跟不是我哥哥我姐姐一样,恨的我要死。我带着你,在你姨姥姥家住了几个月。我再嫁你爸,你姥姥姥爷还是不同意。非得叫我跟那柳利生复婚。说好女不二嫁。不然丢了马家的脸面。”

“我不听,我没想到,你姥姥跑去柳家给人家赔罪,说我不是个好女人。说我非得再嫁,就给柳家钱。”

“柳家娶我时候,800块钱彩礼还欠账。那一家是什么人?能是个好的?你姥姥给人家开了门,人家顺着就进来了。一张嘴就是五万。”

“我去哪给他们五万?”

“姥姥家没说给出?”柳芽惊呆了,她那时候还太小,知道柳家闹了几次,可每次马芬都把她支开,怕她吓着,具体为啥大人也不肯说。

说了这句,马芬眼泪就下来了。

“那是我妈吗?啊?她自己上门去跟人家说管我要钱。她自己也没钱,她为啥?我后来问她为啥,是你姥爷说,我一定要离婚,对不起柳家,就该补偿人家。我是欠了柳家啥?我嫁过去第一年就生了你,因为你不是儿子。他一家的脸色就没好过。”

“我那时候跟姓柳的是自由恋爱啊,我傻乎乎的。在柳家老婆子眼里我是倒贴的。我啥活不干?计划生育管得严,他们恨不得把你丢出去。”

“是我自己选的男人,可我错了还不能改?别人说啥就算了,我的亲妈亲爸害得我……最后还是给了柳家两万,闹了多少出。我心都残了。”

反正两种玉米长得也不太一样,大小就不一样,颗粒也不同,就不怕到时候分不清楚。

地里的庄稼终于种上之后,村里总算是闲了下来。

这一点,没跟村里说,村里就算知道了也没话说。

拿到了种子,家家户户迫不及待。

也不去重新开地,就把缺了苗子的地方补上。

就是说,用种子换粮食。

用了一天多时间,也没换来多少,勉强分给没有的人家。

当然了,谁也不能白拿,也是要用粮食换的。如今没有的就记账,秋后给。

对此,不用他说,柳芽家多分一点。

人家开车几趟几趟的去,理应多一点的。

如今外头人已经接受了,就不能分三六九等。

有说的多的,村长直接堵一句:“要是没有张老师,这种子还没有呢!张老师是不是外人?”

最后,将带回来的种子按照人口分。

每人都有一点,这样谁都没话说。

至于村长他们带回来的,就暂时没说。

如今说的是,村里有的人家按照比例换。

当然了,也有人说外头来的人不该有,但是村长不管这个。

他们这里虽然一个自然村一个姓氏,但是并没有传统那种一姓氏一家的说法。

何况,三个小村还三个姓氏呢。

喜的是能解决,忧的是哪有那么多种子。

这种玉米一般都是种着吃嫩棒子的,老了的本身没几个。

就算有,那也不可能够大家种。

阅读论在末世种田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