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团圆年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不知何故,唐文看到这位老民工,便不由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或许,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想这位老民工一样有担当,而且辛苦又勤劳。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文更加觉得身旁的这位老民工可亲可敬。

回到家,见到许久未见的母亲,唐文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更让唐文喜出望外的是,唐文在自家还看到了他的姐姐和外甥。

“回来了,文。”唐文的姐姐见到他就亲切地和他打了招呼。

无论是盛宴,还是便饭,只要家人能在一起过年,就是一个团圆年。团圆年,看重的不是吃,而是一家人是否团圆。

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是,唐文的姐姐唐艳虽嫁了人,但隔三差五就会回一趟娘家,有时小住三五日,有时住上个半月。尤其是逢年过节,即使再忙,她都要抽空回家陪一陪她的母亲。是啊,她的父亲去了,弟弟又在外求学,她不回去陪母亲,母亲不就是独自的一个人吗?

唐文的姐姐在唐文回家后又住了许多天,直到除夕那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去。离去的当天中午,唐文的姐夫也来了。于是,姐夫一家和唐文及其母亲,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这是他们家别样的团圆饭。

到了晚上,唐家就只剩了唐文及其母亲。唐母又下了一些饺子。母子两人便一起吃着饺子,一起看春晚。这是唐文和母亲共同的年夜饭。

车厢里民工的数量一点也不亚于学生,有的还是携家带口。这不,唐文的身边就有一位民工。这位民工身体瘦削,抬头纹凸起,眼窝深陷。唐文记得他是和自己一样,在城站上的车。所以,唐文对他的第一次询问可谓十拿九稳:

“您是在杭州打工?”

“嗯。”

“嗯。”唐文简单地应了一声后,接着又说,“我姐夫呢?”

“他啊,在郑州忙店里的事。”

“那可是所名牌大学。俺闺女前年也是从哪里毕的业。”

和身旁的民工继续聊过后,唐文知道他俩是同乡。那人是兰考人,是三个孩子的父亲,现在杭州一家工地打工,靠着自己的一把苦力气,养活着家中的妻儿老小。唐文听了,不由地为他的担当肃然起敬。

过了片刻,这位略显木讷的民工才回复了唐文一句:

“你是在杭州念书?”

为了省些钱,唐文买了硬座票,还好是特快列车。不过,从杭州到郑州,唐文也要坐上十三个半小时的火车。

和唐文同节车厢的既有学生,也有民工。他们是在外辛苦了一年才回家的。可是,他们回家的车票差点没买上,买到了也是站票。白天里还好说,站站也就站了。然而,到了晚上,他们困了想睡了,连个依靠的地方都没有。唐文看了就心疼。

“是的。”

“哪所大学?”

“浙大。”

要过年了,远在异地他乡的人们纷纷踏上了归途。

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的预订异常火爆,常常出现一票难求。为了回家,有的人甚至不惜花上几天的时间去骑摩托车。这就是所谓的春运。

在这个时候,唐文庆幸自己是个学生,既有预留的火车票,又凭学生证可以享受到打折优惠。元旦过后不久,唐文就启程回家了。

阅读忆江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