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曾经也不会写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写博客实际上就是“输出”的过程。通过这件事,持续地将“自我所得的感受和经验化为法则”、将“抽象化的原理化为条理清晰的原则进而内化于心”,并将其“传递给他人”“以文章的形式留下痕迹”。在这样重复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方式。

具体的流程如下:

(1)用一句话把想说的写下来;

谁都能学会写文章,不需要才能。虽然也有“没有文采”的人,但除了要成为小说家的另当别论外,写好工作中使用的文章是不需要文采的。才能、品位都不需要。因为工作中使用的文章,只要能传达意思就可以了。没有让人评价为名作的必要。但是,知识和练习是必需的。在本书中,就是教给大家知识和练习的方法。

(4)加入血肉;

(5)重读一次进行精练。

帖子公开后,读过的人就会给出评价。这些就是反馈,根据反馈再进行修改。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做法是广泛适用的。因为我在和会写文章的人谈话中了解到,大家都有过同样的经验。本书把这种做法再精练,将之总结为“写作程序(运用能力)”。

有一次,我把写好的设计书给客户过目。那位客户是一位工程师,他非常严格,甚至我现在回想起他来都还有点发怵。他看了四到五页的设计书后,指出了大约三十个不足之处。我惭愧得满脸通红,当时我就想:“既然说得那么厉害那你自己写一个来看看啊!”我当时还只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

又与设计书做了一番斗争后,那位客户居然说:“这样吧,我周末写一个范本给你,你参考范本来写。”当时我想:“要真能写就写一个来看看!”“我一定要给你找出些错漏来!”那位客户周五说的,周一就把设计书给了我。结果我完全惊呆了,因为我竟然没有办法找出一处纰漏。我感叹于居然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当时,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原来这就是专家啊!再不认真地学习写作,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了吧”。

那之前,我对自己的语文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我喜欢看书,也认为自己能较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高中时,语文是我的拿手科目。但我发现,一旦让我向外输出、自己来写时,我完全不能胜任作为商务人士、工程师的工作。

(2)把想法分点写下来;

(3)构建故事框架;

写博客的收获

除了阅读必看书籍以外,我还把每天遇到的事、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写成博客。三年来写了三百多篇,最初的一年中,基本上是每两天写一次。那个时候,工作很忙,每天都是搭末班车回家,但一到家就会把当天工作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写下来。比如说,把“设计程序是怎么一回事”“软件测试又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管理人的情绪”等内容写成文稿,再上传到博客里。就这样一直做着这件事。正是通过这件事,练习了把所学化为文章、把自己心中所想进行输出。博客的读者虽然不多,但持续了两年后,出版社向我发出了将其整理成书的邀请,并顺利推向了市场。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学习写作,摸着石头过河地进行研究。一些写文章技巧、作文技巧的书基本上都会写“句子要尽量简短”。因此,有段时间,我总是下意识地尽量用简短的语句来写邮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做得过了头,写出的邮件完全感受不到情感,索然无味。

那个时候,给客户写的邮件还惹怒了领导。客户给我发邮件写道:“程序有异样。”我记得内容大概是:“(系统)出现了这样的动作,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应该回复:“情况了解了。我们会进行确认后再与您联系。”可是当时,我一味地认为邮件越简洁越好,于是,在确认了异常没有再发生后,给客户做了如下回复:“我这边没有出现异常。请在最新环境下重新确认一次。”领导震怒,说我是“傻瓜”。我就是这样在重复和试验中改正错误,并不断地学习、成长起来的。

被批评得体无完肤

有件事成了我在写作上的转机。那是我还在软件供应公司时,从事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开发软件的部门工作的事情。当时我所做的是软件设计。

我读过的书

掌握写作技能之前,我都做了些什么呢?首先,阅读了一部分所谓的必看书籍。常被称为必看书籍的有:《理科的作文技巧》(中央公论新社)、《日语作文技巧》(朝日新闻社)、《思考技巧、写作技巧》(钻石社),等等。还有些比较不为人所熟知的,例如《沟通技巧》(中央公论新社),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入选了中公新书,作者为田义明,这位作者的书非常容易理解,在我心中他也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关于写作的书籍中,这是一本非常突出并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

《思考技巧、写作技巧》为麦肯锡的咨询师所著,是本老书,但似乎依然会在每年4月热卖。话虽如此,这本书读起来却总有些不好理解。由于它本身就是面向即将成为咨询师的人,因此,对于多数人来说,一开始就读这本书的话,门槛较高,难免会有“要看懂这本书还是挺费时间的”感觉。很多人将其作为必看书籍购买了,但想必其中大多数人都只读到了一半吧。一开始读的话,我还是推荐《沟通技巧》。

别看我现在写着讲“写作技能”的书,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行云流水般地写作。我刚进入社会,在软件供应公司工作时,写好材料交给前辈后,曾反复地被退回来过。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概一周。那是位会挑细节的前辈,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指出细微的地方并让我改正。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就是:“哎……你给我差不多就行了啊!”

例如,用Excel做资料的时候,每个小格的格式是否统一都一一检查。这里的字号大小好像和其他的差了一号——就是像这样的检查,材料被一遍遍地退回来。此外,还有像什么“文章的意思不明确”“逻辑不通”等。我记得好像也就是两三页的材料吧,却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周的时间。虽然当时觉得非常烦躁,但是现在想来,当时的那段经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经验。

此外,开发软件时的一件事也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我打算发邮件给客户,询问“这里要怎么做合适呢?”“这个时候要让它做什么动作?”等,但是这封邮件却怎么也写不好。“这样写是不是很失礼?”“这样写意思通顺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思考,虽然一直在写却总也完成不了。一封邮件花了大约2个小时。

阅读如何高效写作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