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悯农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这出家人还真是了不起,卧虎藏龙啊!”

沈海波又道:

“兄常闻得人说;江湖上有三种人不可得罪,一是僧人,二是妇人,三是孩子。若说僧人中第一奇人,那又非太祖皇帝莫属了,弟莫忘了,先皇也是出过家的。”

“没有想到,在这乡野之中竟能饮到这样高品位的好茶。”

“好茶!还真是不一样!”

小二闻声又嘻嘻笑着从里屋奔出,提着灰泥壶又给每只碗添了水。秋日的正午,田野里骄阳似火,茶棚的架子上以稻草铺陈遮阳,还爬满了青青的豆角秧,人们在棚下饮茶很是凉爽。不远处仍有一位头戴斗笠的农夫正在鞭牛耕田。

“春种一粒米,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朱瞻基和倾城眼睛对视笑了一下,几乎同时记起,沈公子正在低吟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进士出身的李绅所作《悯农二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言不虚啊。”

朱瞻基叹息一声。

英宁却言道:

“少爷,您说,那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为什么?他不是种了粮食吗?”

“嗯,粮食是种了,可不一定有收成。有收成了,农夫还是要饿死,当然是因为强绅恶霸的欺负,贪官污吏的盘剥了。”

“哦,这些坏人实在是可恨!怪不得太祖皇帝要将贪官污吏剥皮实草悬街示众了。他们盘剥百姓,太祖皇帝就该剥他们的皮。真该!”

英宁恨恨的说。

这时茶棚老翁走了出来,朱瞻基起身朝着老翁拱手一揖,开口说道:

“看起来老伯身子骨还挺硬朗,敢问老伯今年高寿?。”

“小老儿惭愧,今年七十一了。”

“老伯七十一岁了?还真看不出来。是这样,我们想烦请老伯替我们问一下那位耕地的农夫,我愿意出十贯钱,让他教我们耕一会地,他可愿意?”

“唔---”

老翁愣住了,从来没有客人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学耕地?这可是一帮城里富人家的公子小姐,他们以为干这出大力的农活有趣吗?愿意出十贯钱?还真是拿钱不当钱,这十贯钱都够一家人吃喝半年的了。也好,就看在这十贯钱的面子上,给他问问,谁让这耕地的还是我的亲兄弟呢。

不一会,就看见老翁在路那边朝着他们招手,示意叫他们过去。十几个人忙戴好斗笠,蜂拥而去。

那条老黄牛,转过头来,瞪大了警惕的眼睛,显然并不欢迎这群人来使唤它。农夫忙让大伙站远些,他的意思,是想先由老哥俩给大家示范一下,然后他赶牛,让各位公子小姐学着扶犁把就行了,每人耕一趟。行!农夫一扬鞭子,老牛就缓缓拉起犁来,老翁随后摇摆着扶起犁把轻松的走起来,还一边走一边讲解着要领;扶住了,用力要均匀,不能深,也不能浅。

不一会功夫就到了地头,看那犁过的地方一条直线笔直,甚是整齐。

可是轮到这些学徒的就看的容易做的难了,不管是信心百倍的黄公子,还是小心翼翼的沈海波,抑或是万分紧张的黄少夫人,战战兢兢地无情、无心、英宁,以及十几个侍卫随从,看来都不是很成功。深了牛都拉不动了,浅了牛又拉着犁在地上空跑,把个地犁的深浅不一,弯弯曲曲,真是糟蹋土地啊。看来还得人家再重新耕犁一遍了,别以为农夫就是这么好当的。大家非常不好意思的笑着,一个个的还累得满头大汗的,只能交了学费走人。

朱瞻基不由得感慨地说:

“百姓苦啊,太祖皇帝曾对百官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还真是言之有理!”

大家纷纷跨过一道土沟上路,再到茶棚喝完茶,准备启程。

“唉!---”

无情过沟上路时踏松了一块土坷垃,身子一摇就要摔倒的样子,急得一声叫。但却是有惊无险,因为一双有力的大手及时伸出来拉住了她,她急忙一看却是沈公子,顿时脸色绯红,手足无措,一站住脚就及时抽回了自己的手,连声谢谢都忘记说,逃也似的奔茶棚而去。

不远处的倾城正好看到了这样的一瞬间,女儿家的心事,能瞒得了有心人的眼睛吗?倾城微微一笑,心里想: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本章完)

(https://..)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宣宗皇后传奇》,微信关注“热度网文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各位客官,请慢用。这水是西面山上的山泉水,茶是自家采得雨前茶,新鲜着呢,很干净的。”

果然,不一会随着碗中热气的蒸腾,一股清新的茶香散发开来。轻轻抿一口,只觉得唇齿流芳,众人不禁齐齐赞叹;

沈海波的回答,推心置腹,情真意切,使得朱瞻基深受触动,只得用幽幽的眼神笑望着他,不再言语。

自与黄公子相识不过七八日,沈海波却觉得与之一见如故,有相交甚久的感觉。这黄公子虽说出身商贾之家,却无半点庸俗之气,就是言语不多的黄少夫人那也是非常不一般,她的一颦一笑一句话,都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沈海波幼失双亲,孤身一人,不知道兄弟姊妹是何感觉,但如今他仿佛觉得,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由来已久的亲如手足之感。沈海波觉得黄少夫人一定出身诗书大家,只看这三个美丽可人的丫鬟,也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

出得南京城,这一行人昼行夜宿,往蜀中而去。一路经数道关卡,黄公子自有游学四方的路引可用,沈公子也有他十五岁时考取的秀才证书,所以去往任何地方均不受限制。今晨起了一个大早,走出三十多里地还没到正午。望见前面路边有一茶棚,朱瞻基招呼大家暂且停靠过去,喝点水,歇息一会再走。开茶棚的是一老翁,一见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十分的高兴,殷勤的招呼起来。简易的桌子,长条的板凳,也还算干净,大家纷纷围坐起来。不一会从里屋跑出一位十七八岁的小二来上茶,先将一摞黑色的陶瓷碗,一一摆在面前,再用瓷勺给每只碗放进翠绿色的茶叶,提过冒着热气的长嘴灰泥壶慢慢的沏上茶。憨厚的脸,向着每一个人看了一下,笑嘻嘻的说:

“哪一首”

朱瞻基觉得把太爷爷的这首打油诗说出来,与别人评头论足似乎有些不雅不敬。便随即吟道: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光胆,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说到此,沈海波心中突然一动,想起昨日在秦淮河船上,这位黄公子曾经问过自己,是否因父亲当年的事曾怀恨过先皇的话。一双关切的眼睛立即一闪而过,那是黄公子的那位端庄俏丽的少夫人,听说娘家是山东乐安孙氏。她的眼睛虽然只是对自己一瞥,细心敏感的沈海波却分明从中读到了一丝暗示,联想到了从早些年就有的规矩,那就是遍布各地的旅店酒楼里都必须有的一张招贴,上写八个字:莫谈国事,慎言是非!沈海波想到黄公子来自于北京,天子脚下,自然更注重官家的规矩。但自己一介平民,与世无争,心胸坦荡,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言行。便稍一思量,缓缓而道:

“太祖皇帝以淮右一介布衣,开创大明基业,光复汉人江山,将蒙人铁蹄下的四等汉奴解救出来。且不割地,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何等的气魄!先皇时朝廷新立,万象更新,千头万绪,处事用臣难免有时失之偏颇,以致忠臣受些委屈。但先皇关爱百姓,严惩贪官,像先父这等清廉官员后来还是被起复准备重用的,只可惜先父命薄。先皇晚年虽有冤杀功臣之过,但到底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代英明神武的帝王。为臣者事君,如事国民,兄虽不才,乃是忠良之后,怎么会为此怀恨于先皇呢?”

“几年后,太祖皇帝龙御登基,想起此事,又微服亲自去寺中探看,发现那诗早已无影无踪,有些不悦的询问寺僧,便有一位机智的僧人回答说:“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深恐鬼神愁。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龙光射斗牛。”太祖皇帝这才转怒为喜,没有责怪寺僧。”

朱瞻基听得有趣,笑道:

沈海波听后点了点头,

“为兄孤陋寡闻,到还记得这首诗,虽说不太合韵,却不失气势磅礴。这是太祖皇帝当年在江南大战陈友谅、张士诚时,路过一处寺院投宿,那寺院僧人一再追问他的姓名时,太祖皇帝顺口题写在山墙上的诗句。”

“怎么,黄老弟可有什么喜事,说出来也好让为兄分享一下吗?”

“没什么,我在想太祖皇帝的一首诗。”

朱瞻基笑道:

“沈兄果然博记广闻,正是如此。”

沈海波接着又说:

天高气爽的秋天,远望山间的树木有黄有绿还有红,如同一个玩童东一笔西一笔胡乱涂抹的画作。官道旁几株老树上的叶子也半青半黄,一阵风儿吹过,就会有几片树叶打着旋不甘心的飘摇着落在地上。颇有一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境。

骑在马上的朱瞻基眉目英朗,细腰乍背,手长脚长,举止之间透着矫健,移目四顾时剽悍之气毕露。素颜白袍是大明皇室男子的通常服饰,也许是因为太祖皇帝朱元璋幼年家贫又曾出家当过和尚,喜爱朴素的缘故,他最爱穿白色的衣袍。后代子孙们受他的影响,便也都喜欢上了这样的服色。此刻他的脸上正浮现出自娱自乐的表情,因为他忽然记起了太爷爷朱元璋那首有意思的打油诗《骂文士》:“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你说,像太爷爷那样一位勇猛神武的大皇帝,千军万马的浴血冲杀出来的人,竟还有一颗顽童般的心,谁能相信?真是有趣的很,朱瞻基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

听到朱瞻基的笑声,正在观望远山景色的沈海波回过头来,探询地看了他一眼。身着淡青色儒袍儒巾的沈公子风神飘逸,那张可令许多怀春少女为之着迷的清秀面孔上带着和煦的笑意。

阅读大明宣宗皇后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