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公报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李大人,谣言和传单,依在下看光是采取禁的办法恐怕难以凑效,杀人也不解决问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在下想起有一个办法,就是借鉴夷人的‘报纸’。夷人的‘报纸’与我大明的邸报多有不同,大明的邸报仅仅是官方时政记录,夷人的报纸则既有官方时事,也有民间的舆情,还有小说、诗歌,甚至坊间议论争执,再如花间艳闻,市井趣事,只要能迎合大众口味,无不刊载。官方对于报纸,也不是任其发挥,官方设有一个新闻检查局专事审查报纸,因此报纸的舆论方向尽在掌握。依在下看,不如这样,大顺也可以创办一份报纸。利用这份报纸,其一转移视线,把大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抗清平辽’的方向上去,为什么要追赃助饷?为什么要发行‘平辽公债’?只须把鞑子历年来对我汉家的血债罗列一番,然后正告天下清兵南侵在即,这抗拒‘平辽公债’之事,便会渐渐平息。”

王承恩喝一口茶,见李岩听得上心,继续道:

“其二对于追赃助饷,捐的占了追赃助饷的六成。为什么要占六成?报纸上不妨给读者算算账,看看这些权贵所得是否正当,比如说王之心,十五万两银子有多少是正当所得。就算他每月收入30两银子,加上赏赐每月所得就算50两银子,一年也不过600两,不吃不喝100年也不过积攒六万两,这样一算,他的巨额财产是不是来历不明!收缴他九万两还算轻的!这个账一算,对于追赃助饷的抵触又会弱几分,谣言和传单也会日渐销声匿迹。”

李岩一听这“大公报”简直就是为大顺量身定做的啊,该报但能彰显“大顺之公”,善莫大焉!李岩料定李自成必定采纳创办“大公报”的建议,只是自己对如何办这份“大公报”,实是毫无把握,只有王承恩出马,才能稍稍有底。当下不再迟疑,对王承恩一揖到底,说道:

“李岩今日受教,下官立时禀报我主,料我主必定采纳。但此事若是施行,还得请王公公妥为主持,方能中规中矩,不知王公公意下如何?”

王承恩心说我一个太监,主持报纸显然不妥,做个幕后操纵者,倒是可以。只是自己可不愿趟李自成的这浑水趟得太深。心中急转,忽然想起一个极妙的人选――这个人选就是金之俊。这个金之俊,大顺来了降大顺,满清来了降满清,骨气人品固然令人唾弃,却绝对是个有才的主。历史上金之俊为多尔衮谋划的调和民族矛盾的“十从十不从”,既可谓臭名昭著,也可谓煞费苦心。后人可能不尽知这个“十从十不从”是什么玩意——“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大抵指的是: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不跟旗人女子学梳”两把儿头”或”燕尾头”。······改朝换代,明朝改清朝,但官号照抄明代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等。······役税办法照满人的办,语言文字还是照用汉语。······这个“十从十不从”极大地缓和了尖锐的矛盾,你不能不承认这家伙有才!王承恩想起后世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编这些道道的显然也是大才之类。可以把尖锐的民族矛盾用简单的“十从十不从”化解,可见这人的心思文思之厉害!放眼后世,恐怕绝难有几个报纸总编能与之比肩。以金之俊大才,同时做政研室主任和宣传部部长,也完全可以一身二兼。想到金之俊,便笑着对李岩说:

“不是在下推辞。实是在下一个太监,素不为文人清流所看重,恐以在下主持,反为天下耻笑。不过在下推荐一人,此人必可胜任。”

“是谁有此大才?”

“此人叫做金之俊,在下听闻他投效了大顺,此人出马主持《大公报》,只须在下略作提醒,便可游刃有余。”

“哦!金之俊此人下官也知道,原是大明的兵部侍郎,据说追赃助饷主动配合,并向我主上了条陈。好像牛宰相也是准备让他做大顺兵政府侍郎。不过若是我主重视《大公报》,调他主持《大公报》也不是什么难事。”

王承恩心想你们看着办吧!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敢情我就是一个擦屁股的,专门替你大顺擦屁股!该不是什么事烂了都得我来补救吧。刚补好这儿,那儿又漏了,这算个啥!

王承恩心想,这个报叫什么名呢?“挺进报”?不妥!“明报”,嗯,这个后世金庸创办的“明报周刊”的“明报”名号,倒是可以日后拿来用,李自成当然不会用它。总不能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吧!也罢,那就用“大公报”。计议已定,便道:

“在下以为,大顺立国采取均田免赋之国策,均田体现的乃是‘公平,公正’,办报纸乃是舆情公开。‘公正,公平,公开’,不外乎一个公字。不如就用‘大公报’吧。”

王承恩心中得意,心想后世的报纸你还没有见识过呢!想想三流小报的“八卦精神”,什么逸闻趣事,明星八卦,一忽儿艳照门,一忽儿吸毒门,连黑哨门都要往后靠。明末这些贴传单大字报的,见了后世的狗仔队,一定会羞愧莫名!没错,以“八卦”对谣言,必定稳操胜券。

“李大人,在下以为,对于坊间谣言,还有一招,就是在报纸上开辟一个栏目,专门刊载一些逸闻趣事,甚至青楼盛事,花魁艳闻,诸如此类,把民众的视线再转上一转。此外诸如诗词小说,也能吸引一批读者。如此,则报纸一出,各有所爱。清谈家看到‘抗清平辽’,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到那时,天下舆情,皆在掌控,何惧谣言汹汹!”王承恩无耻一回,把鲁迅说《红楼》的话不客气地借用了。

“那依王公公看,这个报纸应该用什么名号?大顺邸报?还是其它?”李岩虚心请教。没想到这位王公公虽是太监一个,胸中竟是大有丘壑。

牛宰相对此大为头疼,因为已经有人反映到了李自成那儿去了。有人就攻讦这是牛金星选妃子弄出来的,当然也有人直指这是刘宗敏纵容手下追赃助饷扩大化造成的恶劣影响。有人向李自成报告,原来不在追赃助饷范围内的官绅也被拘押和考掠了,不但没有停的迹象,还有继续扩大化的趋势。连六品七品官和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人也被拘走了,一些没有什么银子的清官也一并拘了。如今城头街坊都开始贴起了传单,说李自成贼习不改,抢完了就会一走了之。刘宗敏杀了几个贴传单之人,仍是禁之不绝。李自成越听越心惊。这谣言和传单如此猖狂,那禅让大典的威势也压不住这股邪火啊。急忙找来宋献策和李岩商议,心想平时还是这两人居安思危,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把现在这种恶劣影响消弭于无形。

按说李岩当初就是谣言策划专家,比如:“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比如“十八子当主神器”,李岩都是始作俑者。但是造谣是一回事,辟谣又是一回事,与大顺朝过不去的谣言制造者,明眼人一看就一准是那帮被追赃助饷害惨了的权贵们及其利益攸关者。你杀他的人,他造你的谣,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宋献策和李岩的建议无非是尽快停止追赃助饷和选妃。停止追赃助饷没有什么,早就要停了。但是停止选妃大失皇家颜面,若是先不宣布选妃还无所谓,如今已经大张旗鼓布告天下选妃,结果无疾而终,这皇家威严岂不一扫而光。宋献策、李岩二人也不好再谏,怏怏告退。

李岩这些时日屡屡与崇祯、王承恩接触,感觉崇祯毕竟当政多年,经验丰富,连王承恩都连带有些见识。心中烦闷之际,便想起找王承恩闲话一二。找崇祯有些不妥,找王承恩这个太监没什么心理负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王承恩看起来差不多四十了,赶起路来还是风风火火的,一听李岩有请,忙不迭地跑过来。

李岩听王承恩说来,愈听愈觉有理,是个好主意,赞道:

“王公公所言不错。好主意!”

“李大人,谣言和传单的事情,在下倒是有个计较,也许可以化解这场风波。”

“王公公请指教!”

李岩把谣言之事与王承恩说了,其实也不指望王承恩有什么高招,只是想听他跟着说诸如“这事的确难办”之类的话儿,也好心理平衡一点。否则老是压在胸中,十分郁闷。

王承恩听了,心说我早就提醒你们这帮猪,别把事情做绝了。搜肠刮肚想出个“平辽公债”的主意,原本就是给一众受害者留点念想。偏偏刘宗敏这厮就要横着来,一通胡搞。再说你李自成在宫中先挑两个宫女对付一下,崇祯的宫女也还有那么几个出色的,做你李自成这土鳖的妃子绰绰有余,你等天下大定再大举选妃也不迟啊。

结果牛宰相觉得有些失望,人倒是来了不少,与牛宰相标准沾边的美女却是寥寥!有些小户人家的美少女牛宰相不大看得上眼,小模小样的,牛相嫌人家没有大户人家的风范,虽然勉强算是过关,终究不甚满意。牛相于是着人调查为何大户人家适龄少女不识抬举。调查回来的人又有多种说辞。有的说,自家女儿已经送到刘总爷府上去了,有的说,自家女儿要不就是年纪不到14岁,要不就是早已出嫁了,最后一个小厮报告说:大户人家的女孩都藏起来了,不想选什么妃子,更有谣传说:嫁鸡嫁狗也比嫁给大顺做皇妃好。甚至谣传说所谓选妃是要选童女祭天。所以大户人家甚少送女入选,便是因为各种谣传的原因。

除了这等谣言,新的谣言传的是大顺军在北京把财帛女子抢足之后,拍拍屁股就要回西安,回去之前一把火要把北京烧了。这谣言一看就是造谣者胡编乱造的拙劣谣言,完全不值一驳。可是整个北京城偏偏大街小巷都在流传这个谣言。不明真相的永远是大多数,一看大顺军这情形,先是考掠财帛,其次是搜罗美女,看他们这种竭泽而渔的劲头还越看越像要跑路的架势。于是“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这股谣传的邪火便呈燎原之势,不多久便有大顺军自己的下层军官前来上级将佐处,打听什么时候回西安,下边的兵士则有一些害群之马一看要跑路,偷抢之类的行径便三三两两,大有规模化的趋势。

王承恩哪里不知谣言的厉害,后世那著名论断“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乃是至理名言。人心军心一乱,李自成想留在北京也势必呆不下去,到时候白白让清兵捡了便宜。心想这个时候没有电视,一不能电视讲话,二不能电视视频揭露真相。如之奈何!

没别的法子!那就发行一份报纸吧。嗯,不能是邸报那样的公务抄报,可以把后世的晨报晚报都市报之类的报纸发一份。反正内府七千工匠,有二百人就是干文房四宝和抄书的,还有一众书生也无事可干,李自成又追了大把银子,不会在乎花几个钱搞一份报纸。心想这报纸主编可不好找,李岩?还是别人?自己反正不能走到台前,只能做幕后英雄。要是让太监主管新闻,唔,这个将来倒是可以。

主意打定,于是跟李岩说:

其实李自成选妃也不是好色的原因,李自成还真不是什么好色之辈!可牛宰相说了,一个皇帝没有几个妃子怎么行!牛宰相把选妃上升到了事关国体的高度上。李自成也觉得皇帝若是没有两个像样的妃子撑撑门面,这的确有损国体,倒真不是嫌弃黄脸婆的缘故。而且高桂英也极力附和牛宰相的说法:平常人家有俩闲钱都要娶房小妾,咱堂堂天子怎能没有几个妃子!这样的话,那就选吧!牛宰相还说,凭陛下之英武,而且正当盛年,一干大户人家子女必定趋之若鹜,届时选妃只怕是盛况空前。

丫的,牛金星这厮若是生在后世肯定是“超女”的策划者。

选妃规定凡是14岁至17岁的女子,皆要主动前往“大顺皇帝贵妃选拔司”报到。告示贴满城头街区,小吏敲锣告之市民,选拔司一应女官太监在大顺牛金星宰相的亲自领衔下,准备迎接北京城中如云的美女涌来报到。

阅读大明总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