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刘慎虚与王昌龄的交往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是呀,张若虚老前辈那一首《春江花月夜》写得太好了。小弟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背得滚瓜烂熟。还有那一首《代答闺梦还》也实在写得好。”

“快进屋快进屋,进屋慢慢谈。”于是二人进入客厅。听说又来了客人,芙蓉也进客厅打招呼。当芙蓉一眼看到刘慎虚,心中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后生长得好帅,几乎可以跟昌龄哥一比。但是芙蓉不能在这里发呆,说一声“你们慢慢谈,我还有点事,少陪了。”就走开了。

“不过王大哥,慎虚还有两个字,一个叫挺卿,一个小字全乙。说来好笑,小弟没什么资历,却也模仿他人给自己起了一个号:易轩。小弟在王大哥面前罗嗦了。”

“这孟大哥呀,真的是谦谦君子。”王昌龄赞叹道。

“浩然大哥的田园诗真的到了火候,当今田园诗,恐怕只有王摩诘兄弟跟他有一比。”

“听说慎虚兄弟八岁作文上书,受到皇上的常识,拜为童子郎?”

“那是小时候的事,可惜小弟后来不争气,迟迟与功名无缘。直到今年春试才实现雁塔题名。”

“哟,昌龄恭喜!只是那时候昌龄还在东都,没机会喝慎虚兄弟喜酒,什么时候补上?”

“今天不是补上了吗?”

“你这慎虚兄弟,你也太有心计,居然要用你王大哥的酒做人情,这不是借花献佛吗?”说罢,二人又是一阵大笑。

王昌龄忽然转换话题道:“咦,慎虚兄弟这一次什么时候来的京都?”

“就昨天,到京都来不找你王大哥找谁?到你王大哥家里,我刘慎虚既不需要花钱住旅馆,又省去了生活费,还可以大鱼大肉喝酒,这么划得来的事,我刘慎虚不做岂不是呆子?”

王昌龄指着刘慎虚笑:“你这刘慎虚,机灵鬼,你王大哥不得不放血了。”

酒宴已经摆上,二位一边饮酒一边继续侃谈。

“慎虚兄弟,我还没有问你呢,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王大哥呀,你也知道,对于有幸登科及第的人来说,金榜题名是多么风光?雁塔题名是多么风光?回到家乡报喜是多么风光?家门口挂上‘登科及第’的金字匾额又是多么风光?但是,当这些风光过去,别人问你在朝廷里做什么官,你怎么回答?你也只能蒙着别人说,不急,皇帝爷正在考虑。其实呢,我刘慎虚现在是什么官?‘啄木官’,‘赔老官’,‘大门官’,‘大老官’,‘不官’,‘厨倌’……可多哪!”

“哎,这‘大门官’你还不够格,御史大夫呢。不过说真的我倒忘了,中了进士还没有官职,要做官,还得通过吏部选试,不知道慎虚兄弟准备选试那一科?”

“我刘慎虚虽然没有什么特长,但是野心大,要考就选最牛的科目:博学宏词!”

“好呀,你我想到一块了,我王昌龄在校书郎任上干了六年,有些腻了,今年也想进宏词科碰碰运气。”

“好吧,让我们两兄弟一齐中试!”

“孟大哥后来的情绪还好吧?”王昌龄问。

“看不出有什么不愉快,他这人,大概受陶渊明的影响不浅。说起田园诗,他总是津津乐道,永远是那样豁达开朗。真不愧为大隐呀。”刘慎虚说。

“他们二人都谈起你,你跟他们二位常常有来往吧?”

“可以说经常打交道,七年前李太白离扬州北游汝州至安陆,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了婚,于是定居于安陆白兆山岳父家。不久结识了浩然大哥。第二年我到襄阳浩然大哥家里,听大哥浩然说起李太白,于是我跟浩然大哥一同前往安陆白兆山跟李太白聚会。我就是那一次听李太白说起你。后来孟大哥上京都求功名,据说就是住在你的家里,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放弃了,后来一直不愿意谈起求功名的事。”

刘慎虚说到这里,王昌龄若有所思,缓缓说道:“这孟大哥呀,恐怕真的是没当官的命。”接着对刘慎虚说起王维孟浩然内署偶遇皇上的事,刘慎虚听了,连连摇头。半晌,刘慎虚说:“不过浩然大哥从来没有提起这事。”

“《古意》: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徘徊。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孟阳蓬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好呀,自古以来名人都有几个名字,有名,有字,还有小字,有不少名人也有号,李太白不是号‘青莲居士’么?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不也自号‘幽忧子’么?孟浩然的浩然不是字么?张九龄丞相不也有‘子寿’和‘博物’两个字么?我王昌龄也有字,少伯,是我爷爷起的,但是很少有人叫我‘少伯’,伯者,长也,我小小年纪,有谁愿意尊我为长?”王昌龄说罢大声笑起来。

“久闻王大哥为人豪爽大气,今日一见,果然令小弟敬服。难怪太白兄弟跟孟大哥都很很敬重你。”

“是的。”

“久闻大名,看来小哥很崇拜张若虚?”

八月的一天,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来到芷阳村找王昌龄。当年轻人站在王昌龄面前,王昌龄愣了一下:这年轻人长得好帅,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王昌龄自以为也是美男子,想不到此人相貌绝不在我王昌龄之下,要是芙蓉看到了,看她怎样想法。王昌龄正胡思乱想,年轻帅哥开口了:

“你就是王昌龄大哥?”

由于王昌龄的诗词歌赋是强项,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内容是“试文三篇”,包括诗、赋、议论各一篇,而且特别需要知识渊博和文辞优美,所以张九龄建议王昌龄选试博学宏词科。

于是王昌龄又回到了灞上芷阳村老家过他的隐居生活。由于王昌龄的诗名,常常有同行和诗友来芷阳村与王昌龄聚会,或者被邀请赴宴,饮酒赋诗。下面的几首诗就是最近的新作:

“是呀,请问小哥大名……”

“姓刘名慎虚,谨慎的慎,张若虚的虚。”

“哟,你就是洪州新丰县的刘慎虚?”

历史已经到了大唐开元二十一年。五月间,张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张九龄迁升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开元二十三年三月,张九龄进封为始兴开国子,食邑四百户。张九龄终于又升到了宰相位置。这时候,裴耀卿为门下省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尚书省礼部尚书,宋璟为尚书右丞相。宋璟、张九龄二人为人正直,敢于力谏,张九龄尤以文学才能和道德文章享有崇高威望。李林甫初为吏部侍郎,为人阴险狡猾,深结宫中宦官与妃子,暗暗探听皇上动静,说话处事完全顺着皇上的喜欢。玄宗皇帝在位年久,常常以“开元盛世”自满,渐渐政事怠慢,宠幸后妃。张九龄在相位,不喜欢阿谀奉承,每见皇上,常常翻颜直谏。张九龄对李林甫的阿谀奉承常常直言力争,于是李林甫在皇上面前专说张九龄的坏话,这样以来,皇上开始疏远张九龄。当然,这些君臣之间和高层官员之间的微妙关系一般人不知道,就连王昌龄这样的基层官员也并不了解。

王昌龄在东都秘书省任校书郎又三年了,算起来,王昌龄从开元十五年中书判拔萃科任校书郎直到开元二十一年,已经在校书郎位置上呆了六年,足足任满了两届。现在王昌龄得到通知,校书郎任期届满,办理好交接手续回西都等待消息。于是王昌龄回到长安,拜访了张九龄和老丞相宋璟。张九龄对王昌龄久久得不到升职颇感同情,但是他作为宰相,朋友间的感情不能等同工作,于是张九龄闭口不谈王昌龄在仕途上的委屈,只是鼓励王昌龄参加下半年的博学宏词科考试。

为了解决科举出身后等待入仕所产生的问题,从开元十九年开始设置博学宏词。博学宏词乃是科目选中最重要的一种。所谓科目选,它是由吏部主管、兼有科举和铨选考试性质的选举取士形式,它将科举考试与铨选考试折衷糅合,具有不拘选限,不影响选拔人才的用意。科目选有许多科目,有博学宏词、书判拔萃、三礼、三吏、三传、五经、九经、开元礼、明习律令等,凡考试优等者,不论年龄多大皆可立即任命官职。这些科目中以博学宏词科为首要,登科者地位最崇高。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