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节 太和殿登基大典(上)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按照规制,大行皇帝归天之后新皇帝要身着丧服在先皇的灵柩前即皇帝位,主持丧仪,服丧27天,然后在大行皇帝灵柩送往陵区之前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乔上说:这样的新皇登基才是承天命、继父祖大业入登大位。既然是承天命,那即位的礼仪当中第一重要的自然是祭告天地和祖宗,由官员代表即位的新皇帝去往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举行隆重的祭告活动,然后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正式开始的时间是当天的凌晨3点,届时禁卫军严守宫城各门、要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午门内外处处结彩,御道两旁陈设皇帝的卤簿法驾560余件,富丽堂皇、旌旗蔽日的景象一直延续到天安门外。

乔上说:中和殿的作用之一就是在大朝会开始之前皇帝可以在这儿休息准备,因为他不能提前到,大臣们提前到,皇上都是最后一个到。

我说:人家早上三点就起来等你了,天都亮了你还休息,皇上也真是的?

乔上说:这个时候还没有准备好,因为皇上临朝所有人都得跪,但是执事的礼部官员和侍卫在皇帝临朝的时候不用跪,他们得提前在中和殿给皇上跪了。

我说:哈哈哈……这……也真是跪了!

皇帝在中和殿接受分掌礼仪的重要官员和侍卫的行礼,然后这些官员和侍卫去分掌各自的职事,礼部尚书跪在中和殿檐下奉请新皇帝即皇帝位。

这时候皇帝专用的太和殿北门才打开,皇帝步行入殿,十个御前侍卫分左右两翼先入殿,左右交互,站在殿门里为皇帝辟出一条通往宝座的夹道,两名宦官各执一盏灯舞蹈般地旋转,然后皇帝才在层层保护和遮挡下临太和殿升座。

这就是宫词中所描绘的:升殿先闻后户开,双双侍卫互旋回。红灯两盏盘盘舞,忽见龙颜御座来。

等到天色大白以后,管时间的钦天监官员高唱:“吉时已到!”礼部尚书即跪在新皇帝面前,奉请他受先帝遗命,新皇帝在先皇灵柩前三跪九叩,敬告受命。然后在侧殿退去丧服换上礼服,皇上出了乾清门之后,乾清门的中门即垂下幔帘,表示丧失暂停,恭请新皇帝入位。

新皇帝出了乾清门要先去慈宁宫向皇太后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才乘撵准备前往外朝出席登基大典,但是皇帝又不会直接去太和殿,而是先去中和殿。

清晨时分,礼部和内阁的官员分别将表文、诏书、笔砚等放置在相应的案桌上。然后由内阁大学士们前往乾清门请出皇帝玉玺,然后捧着送到太和殿宝座正南方的宝案上。

这时候太和殿前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和各执事官员早已经穿好朝服整齐地排列在中央甬道的东西两侧。

乔上说:现在太和殿广场上那些范铜的山行石礅就是当年规范官员列队的标识,上边刻着正、从一品到九品。所以官员们文东武西的排列就是左右各十八行。

乔上说:哈哈,怎么变聪明了?

我说:哈哈哈,说不上来那叫傻。

第一位在紫禁城执政的是永乐皇帝朱棣,他是在登基之后才肇建的紫禁城,所以他不可能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永乐皇帝建好之后三个月太和殿就烧了,所以他的长子洪熙帝朱高炽、朱高炽的长子宣德帝朱瞻基、朱瞻基的长子正统帝朱祁镇都没能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正统帝重建了太和殿之后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俘虏,朝野大震、政局动荡,顺势即位的景泰帝朱祁钰匆忙之中也没来得及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朱祁钰病危的时候朱祁镇复辟登基,人家自己重建的奉天殿(太和殿)然后自己第一个在这儿玩了一把登基大典。

内阁和礼部的官员在太和殿御座的正南方设置宝案,预备放置皇帝的玉玺;在殿内东南角设置表案,预备呈放群臣的进表;在东北角设置诏案,预备呈放皇帝的诏书;此外殿内西侧还要设置笔砚案,呈放笔砚等。

在殿外东西檐下设置中和韶乐,太和门内东西檐下是丹陛大乐,午门外有导迎乐队、抬诏书的龙亭和抬香炉的香亭。

一般的登基大典都是在先皇驾崩的治丧期间举行,但是乾隆在位60年之后禅位给嘉庆皇帝,所以嘉庆皇帝即位的时候那叫“授受大典”,相比其他在先皇治丧期间的登基大典多了一份喜庆,也更加地隆重祥和,礼仪也更加繁琐。

再比如,有的皇帝登基就意味着亲政,但是有的皇帝年幼,登基却不能亲政,尽管顺治皇帝的登基大典是在太和门,但是他的亲政大典就在太和殿了。

朱祁镇去世后长子成化帝朱见深、朱见深的三子弘治帝朱佑樘、朱佑樘的长子正德帝朱厚照、朱厚照的从弟嘉靖帝朱厚熜、朱厚熜的三子隆庆帝朱载垕、朱载垕的三子万历帝朱翊钧都在太和殿举行了登基大典。

乔上说:到朱翊钧这儿坏了,这个人死不要脸,你看人家永乐皇帝烧的是自己建的,嘉靖皇帝烧的是正统帝建的但是人家重建了,万历帝朱翊钧时期烧了人家嘉靖帝重建的太和殿结果他不重建。他不重建,后边紧跟着即位的泰昌帝朱常洛就不可能在这儿举行登基大典,朱常洛过了28天皇帝瘾,还没来得及重建就挂了,结果他的长子天启帝朱由校也没能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乔上说:你猜猜为什么有7位皇帝没有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我说:你不是说太和殿烧了吗,还怎么在太和殿登基啊,这么简单的问题……

我说:哎,真是祖宗造孽啊……

乔上说:要说祖宗造孽,那得到报应的无疑是朱由校的五弟崇祯皇帝朱由检。好在他大哥在位7年重建了太和殿(当时叫皇极殿),所以欣慰一点儿的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在太和殿过了一把登基大典的瘾。

清朝总共是14位皇帝,在北京执政的12位,但是清朝初期入主紫禁城的时候还遗留着北方少数民族的遗风,顺治皇帝就是在太和门搭帐篷登基的,之后的皇帝就基本都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了。

事莫大于正位,礼莫大于改元!

正位就是皇帝登基,新帝改元就意味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新皇帝在这样至关重要的国家盛典中向全国臣民及邻邦国家宣布自己的皇帝身份。

明朝总共有16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孙建文帝以外,其他14位都是在北京紫禁城执掌政权,而这14位当中只有7位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

阅读乔上说6紫禁城攻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