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形状之岁差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古代天文学文献中称岁差为交点退行。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主要的岁差部分重新命名为赤道岁差,较微弱的岁差部分重新命名为黄道岁差,但是两者的合称仍是综合岁差。

岁差归根结底就是格里高利历回归年为什么小于360度?格里高利历比太阳历时间短约1224秒。用格里高利历和太阳历计算的地球公转线速度是不相等的。

地球公转的岁差问题历经千年,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还没有数理方式能解释成因,一年时间短了1224秒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大问题,岁差现象现代科学至今没有解决,因此,现代科学的时间概念有重大缺陷。

老子在道德经里指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时间与物质大小、速度、远近、方向有密切关系,地球自转与公转选择太阳和太空作为参照物,时间的定义就出现岁差。

岁差现象就像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太阳历地球相对太阳自转360°的时间是86400秒,太阳历地球相对太阳公转360°时间是31558150秒。

太阳历平均回归年365日6小时9分10秒=31536000秒+21600秒+540秒+10秒

太阳历平均回归年31558150秒÷1日86400秒=365.25636日。

地球自转的能量来自哪里呢?物理学上这是一个古老而又不确定的问题,关于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牛顿认为是“上帝踹了一脚”。也就是说地球第一推动力来源于上帝。

格里高利历回归年大约365.24日,因此,我们1年看到365次太阳的东升西落,格里高利历1年时间内地球相对太空空间实际自转366.24圈,格里高利历1年大约366.24天。

公元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科学名著《天球运行论》,第三卷讲太阳历和太空历每年1224秒的岁差问题。哥白尼利用陀螺自转变慢来解释岁差。陀螺支点在地球上旋转,地球的支点在哪里?地轴的进动方向为什么与自转方向相反?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地轴进动”解释岁差,牛顿以万有引力为基础,认为岁差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吸引所致。牛顿未能给出岁差的数学证明,牛顿以来的科学家也没有证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如何产生岁差。

地球绕日公转360°和地球太空中公转360°时间竟然是不一样的,太阳历回归年为31558150秒,太空历回归年为31556926秒。太阳历和太空历,一日一天相差236秒,一年时间相差1224秒。

国际通用的格里高利历地球自转时间采用太阳历1日86400秒,地球公转时间使用太空历1回归年31556926秒。格里高利历回归年使用平均太空历31556926秒÷太阳历1日86400秒=格里高利历365.242199日。

太空历平均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31536000秒+18000秒+2880秒+46秒

太空历平均回归年31556926秒÷1天86164秒=366.24258天。

格里高利历地球自转时间是太阳历和公转时间是太空历,但太空历回归年比太阳历回归年短1224秒,很明显格里高利历回归年地球相对太阳公转角度小于360度,所以格里高利历不是真正的太阳历历法。那么格里高利历相对太阳历短缺的1224秒跑到哪里去了?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编制一本包含1,022颗恒星的星表时,他测出的星位与150多年前阿里斯提留斯和提莫恰里斯测定的星位进行比较,发现黄道和赤道交点缓慢移动,并定出岁差值为每年45”或46”。

《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公元330年前后,晋朝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测定冬至点每50年西移1°,提出天周与岁终岁岁微差,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概念。隋朝刘焯确定岁差为75年西移1°。

人们都知道地球空间中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如果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有365日,那么地球一年共自转了多少圈?相信大部分人会回答: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365日就是自转365圈的错误答案。

如果地球相对于太阳是不动的,一天时间地球正好自转一周。但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参照太阳自转一昼夜交替日自身旋转的角度事实上超过了360°。通过数学计算地球一昼夜交替日自身旋转角度是360°59″。

太空历地球相对太空自转360°的时间是86164秒,太空历地球相对太空公转360°时间是31556926秒。

阅读道德经之真善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